中国医药网

浙贝母《中药全书》

时间:2017-12-05 15:14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浙贝母《中药全书》 【名称】 浙贝母 【拼音】 Zhebeimu 【英文】 Thunberg Fritillary Bulb 【日文】 バイモ,アミガサユリ 【拉丁文】 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异名】 土贝母《本草正》,浙贝《外科全生集》,象贝《经验广集》,象贝母
【标题】
浙贝母《中药全书》
【名称】
浙贝母
【拼音】
  Zhebeimu
【英文】
  Thunberg Fritillary Bulb
【日文】
  バイモ,アミガサユリ
【拉丁文】
  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异名】
  土贝母《本草正》,浙贝《外科全生集》,象贝《经验广集》,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疡医大全),元宝贝、珠贝《中药材品种论述》,大贝、苏贝(江苏)。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药用】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应用】
  1.用于风热燥热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苦泄。治风热咳嗽,常配桑叶,前胡等;治痰热郁肺之咳嗽,常配瓜蒌、知母等。
  2.用于瘰疬,瘿瘤,痈疡疮毒,肺痈等。本品能苦泄清热毒,开郁散结,治瘰疬结核,配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治瘿瘤,配海藻、昆布;治疮痈,配连翘、蒲公英等;治肺痈,配鱼腥草,芦根等。
【注意】
  同川贝母。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鳞茎扁球形。茎单一,直立。叶无柄,狭披针形至条形,茎下部叶对生,中部3~5枚轮生,上部互生或对生,茎中部以上叶片卷曲或卷须状。花钟状,数朵于茎顶端排列成总状花序,下垂;淡黄色或黄绿色,具红紫色方格斑纹花被片6,基部 上方具蜜腺窝;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1/2;柱头3裂。蒴果具6条宽翅。种子多数,扁平,边缘有翅。花期3~4月,果期4~5月。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生于林下较荫处;多为栽培。
【产地】
  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亦产。销全国并出口。
【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于10~25℃气温中生长,较耐寒,怕高温。对土壤要求较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重砂质壤土种植为宜,忌重茬,须与农作物轮作。用鳞茎繁殖,于9月下旬至10月挖起留种鳞茎,按行距20~24cn,株距14~20cm,沟深约6cm,进行种植,芽 头向上,商品地稍浅栽,留种地宜深栽,每亩用鳞茎450~600kg;也可用种子繁殖,培育4~5年后作种茎。贝母喜肥,冬前须重施厩 肥、堆肥或饼肥;翌年早春苗齐后即施苗肥;3月下旬摘花后再追肥一次。每次施肥都与中耕除草结合进行,雨季须注意排水,以免积水 而造成鳞茎腐烂。留种过夏地须套种茎叶较多的作物,以利遮阴越夏。3~4月易发生灰霉病、黑斑病,发病前应喷500倍托布津或多菌灵 防治;干腐病,可配合应用各种杀菌剂和杀螨剂,在下种前用300倍托布津浸种子15~20分钟。主要虫害有金针虫、蛴螬,下种时用5%七 氯粉剂处理土壤或用灯诱杀成虫金龟子。
【品种考证】
  神农本草经》载有贝母,《新修本草》云:“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涧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润州(今镇江)、江南为浙贝的产地,可见古代所称的贝母当包括浙贝在内。明代以降,人们逐渐认识到浙贝母的功效与川贝母 不同。《本草正》首先将浙贝(称土贝母)与(川)贝母分条论述,《本草纲目拾遗》也将浙贝单列一条,并引叶暗斋云:“宁波象山 所出贝母,亦分两瓣,味苦而不甜,其顶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所述浙贝产地、药材形态、气味等,均与现今所用浙 贝一致。
【商品规格】
  商品主要分大贝和珠贝两种。皆以身干、色白、粉足、质坚、不松泡、无僵子者为佳。出口商品应身干内外色白,无破碎并按其每公斤粒数分为四等: 一等:120~140粒;二等:180~180粒;三等:200~230粒;四等: 250~280粒。
【显微特征】
  鳞叶上表皮细胞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垂周壁较平直;角质栓表面观呈粗颗粒状,排列紧密。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副卫细胞3~5个。浙贝母粉末
  1.淀粉粒众多,单粒长卵形、广卵形,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复粒与半复粒稀少,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方形,角质栓颗粒状,排列较密。
【化学成分】
  含甾体生物碱:贝母碱(贝母素甲),去氢贝母碱(贝母素乙),浙贝宁, 浙贝丙素,浙贝酮, 后者为去氢贝母碱的差向异构体;以及微量的贝母新碱,贝母芬碱,贝母定碱,贝母替定碱;又谓含贝母碱甙,水解后生成贝母碱和一分子葡萄糖甙。此外尚含胆碱及二种中性甾类 成分:贝母醇及植物甾醇。
【理化鉴别】
  1.本品70%提取液,蒸干后加1%盐酸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两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有橘红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钨酸试液有白色絮状沉淀。(检查生物碱)
  样品液:取粉末5 g,加浓氨溶液2 ml与氯仿20 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溶解,使1ml。
  对照品液:另取贝母碱、去氢贝母碱分别加氯仿制成每ml含0.5 mg对照溶液。
  展开:硅胶G预制板,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二乙胺(6:4:1)为展开剂,二次展开,展距8cm。
  显色: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橙红色斑 点。
  3.DNA 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贝母鳞茎(或叶)适量, 按DNA提取方法提取模板DNA, 选择合适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分别进行克隆、测序或酶解,结果表明:川贝母和浙贝母的5S-rRNA 空间区的DNA序列区别明显,与其它贝母比较, 川贝母在22-35和230-240的序列是 特有的, 而在130-135的序列与浙贝母等其它贝母不同。二者的EcoRI酶切位点也区别明显。
【药理作用】
  1.镇咳贝母碱与去氢贝母碱有镇咳作用。
  2.解痉 贝母生物碱具有阿托品样作用,低浓度可使气管平滑肌松弛,高浓度可使气管平滑肌轻微收缩。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贝母碱与去氢贝母碱有镇静及镇痛作用。
【采收加工】
  立夏前后植株枯萎后采挖、洗净、按大小分开。一般直径在3.5厘米以上者分成两瓣,摘除心芽,商品称“大贝“:直径3.5厘米以下者不分瓣,不摘除心芽,商品称“珠贝”。分别置于特制的木桶内,撞去表皮,每百斤加入熟石灰或贝壳粉3~4斤,使均匀涂布于贝母表 面吸去撞击的浆汁、晒干或烘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