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益母草《中药全书》(3)

时间:2017-11-28 12:35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3.治疗血瘀高血粘症 益母草注射液12~15m1,加入5%葡萄糖浓液250m1中,静脉缓慢滴入,每日1次,连续滴注15日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测定血液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头晕、头痛、

  3.治疗血瘀高血粘症 益母草注射液12~15m1,加入5%葡萄糖浓液250m1中,静脉缓慢滴入,每日1次,连续滴注15日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测定血液β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头晕、头痛、近期记忆力减退、失眠及肢体麻木等临 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共观察105例,结果治疗 5~7日后,便有明显效果,头晕有效率91.3%,头痛有效率73%,失眠有效率81%,肢体 麻木有效率82%; 93例作单腿闭目直立试验,96.6%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100例血粘度降低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改善,有效率为94. 5%;观察65例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73例β脂蛋白降低[3)。
  4.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 取益母草、马齿苋各 30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9剂。治疗100例,结果痊愈8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其中服药1~3剂血止者55例,4~6剂血止者18例,7~9剂血止者10例。痊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96%[4)。
  5.中心性视网膜脉胳膜炎 益母草120g,加水1000ml,武火煎30分钟,取头汁,药渣再加水500~700ml,煎30分钟,取汁,两次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空腹服。治疗24例,均有效。
【参考文献】
  [1)姚轶尘,等.中医杂志,1966,(4):26
  [2)王哲身,等.中医杂志,1985,(3):29
  [3)邹其俊,等.山西医药杂志,1989,(1):13
  [4)李秀珍.中医杂志,1990,(7):47
【药论】
  1.论益母草应用宜忌 ①张景岳:“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本草正》) ②倪朱谟:“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用之相宜,若执益母之名,施于胎前之证,血虚形怯,营阴不足者,肝虚血少,瞳人散大 者,血脱血崩,阳竭阴走者,概而与之,未尝不取咎也。”(《本草汇言》)③张山雷:“益母,虽非大温大热之药,而气烈味苦,究是 温燥队中之物,观于产后连服二三日,必口燥嗌干,尤其确据,故宜于寒令寒体,而不宜于暑令热体。乃吾乡视为产后必用之物,虽酷 暑炎天,亦必常备,加以畏其苦燥,恒以沙糖浓调,若在三伏时令,新产虚体,多服此浊腻苦燥之药,耗血恋邪,变生不测。”(《本草 正义》)
  2.论益母草与茺蔚子功用异同 ①李时珍:“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妇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其子则行 中有补故也。”(《纲目》)②王剑宾:“(益母草)根、茎、花、叶之性味治效均与子相同,故后人用茎叶以治胎产,取其能散血也。李时 珍谓其根、茎、花专于行,而子则行中有补,是误解《本经》益精之说也,实则《本经》之所谓益精,以其能除水气也,精气为水气所 阻则目不明,茺蔚子以辛温之力散其水气,则精气得以畅行而目无阻滞矣。如以子为行中有补,则根茎花叶未尝不行中有补,惟以泻为 补,并非补益之补。若以子为行中有补,根茎花叶行而不补,则不可通也。”(《国药诠证》)
【附注】
  茺蔚子为益母草果实,含益母草宁(leonurinine)、茺蔚子碱及油酸、亚麻酸等。性微寒、味甘;能活血通经、清肝明目;用于目赤肿痛、高血压病等,用量4.5~9 g。
【录自】
  《中药全书》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