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益母草《青阳客栈》(4)

时间:2017-11-28 12:38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本草新编》:益母草,味辛、甘,气微温。无毒。胎前、产后,皆可用之,去死胎最效,行瘀生新,亦能下乳。其名益母,有益于妇人不浅。然不佐之归、芎、参、术,单味未能取胜。前人言其胎前无滞,产后无虚,谓其行

  《本草新编》:益母草,味辛、甘,气微温。无毒。胎前、产后,皆可用之,去死胎最效,行瘀生新,亦能下乳。其名益母,有益于妇人不浅。然不佐之归、芎、参、术,单味未能取胜。前人言其胎前无滞,产后无虚,谓其行中有补也。但益母草实非补物,止能佐补药以收功,故不宜多用。大约入诸补剂之中,以三钱为率,可从中再减,断不可此外更增。
  或问益母草,以益母得名,宜其有益于产母。今人未产之前用之,犹曰治产母也,无孕之妇人孕然并进,益母之谓何?曰:益母草,实不止专益于产母。凡无产之发,均能受益。盖益母草治妇人之病,居十之七,治产母之病,反不过十之三。无产之妇,可以多用,而有产之妇,转宜少用耳。
  或疑益母草古今共誉,而吾子何独有贬辞?曰:吾言益母草佐补药以收功,正显益母草之奇耳,何为贬辞哉?
  或疑益母草,古人单用以收功,而吾子必言佐补以取效,何也?不知益母草单用以收功,不若佐补收功之更多而且捷。
  《本草分经》:辛、微苦,微寒。入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解毒,利二便。辛散滑利,并不补益。
【药论】
  1.论益母草应用宜忌 ①张景岳:“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本草正》)②倪朱谟:“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用之相宜,若执益母之名,施于胎前之证,血虚形怯,营阴不足者,肝虚血少,瞳人散大者,血脱血崩,阳竭阴走者,概而与之,未尝不取咎也。”(《本草汇言》)③张山雷:“益母,虽非大温大热之药,而气烈味苦,究是温燥队中之物,观于产后连服二三日,必口燥嗌干,尤其确据,故宜于寒令寒体,而不宜于暑令热体。乃吾乡视为产后必用之物,虽酷暑炎天,亦必常备,加以畏其苦燥,恒以沙糖浓调,若在三伏时令,新产虚体,多服此浊腻苦燥之药,耗血恋邪,变生不测。”(《本草正义》)
  2.论益母草与茺蔚子功用异同 ①李时珍:“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妇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其子则行中有补故也。”(《纲目》) ②王剑宾:“(益母草)根、茎、花、叶之性味治效均与子相同,故后人用茎叶以治胎产,取其能散血也。李时珍谓其根、茎、花专于行,而子则行中有补,是误解《本经》益精之说也,实则《本经》之所谓益精,以其能除水气也,精气为水气所阻则目不明,茺蔚子以辛温之力散其水气,则精气得以畅行而目无阻滞矣。如以子为行中有补,则根茎花叶未尝不行中有补,惟以泻为补,并非补益之补。若以子为行中有补,根茎花叶行而不补,则不可通也。”(《国药诠证》)
【录自】
  《青阳客栈》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