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石韦《青阳客栈》

时间:2017-05-14 06:21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石韦《青阳客栈》 【名称】 石韦 【英文】 Pyrrosia Leaf 【拉丁文】 Herba Pyrrosiae 【异名】 石鞍《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务本),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石剑、虹霓剑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中药
【标题】
石韦《青阳客栈》
【名称】
石韦
【英文】
  Pyrrosia Leaf
【拉丁文】
  Herba Pyrrosiae
【异名】
  石鞍《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务本),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石剑、虹霓剑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中药材手册》,肺心草、会全草(广州军区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石耳朵(《四川中草药治疗手册》),蛇舌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小叶下红(《贵州中草药名录》)。原植物①石韦又名:飞刀剑(《植物名实图考》),蜈蚣七、七星剑、一枝剑(《中药大辞典》);②庐山石韦又名:大石韦(《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叶下红、大金刀(《贵州中草药名录》),大叶石韦(浙江),金石韦(江西);③西南石韦又名:长柄石韦(云南),扁担草(四川);④华北石韦又名:北京石韦(《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石柳子、牛皮茶、石管茶(河北),小石韦(甘肃、宁夏),马耳朵(四川);⑤有柄石韦又名:金瓢羹(《四川中药志》),独叶草(南药《中草药学》),石英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长柄石韦(《贵州中草药名录》),打不死、猫耳朵(四川)。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寒。归肺、肾、膀胱经。
【功效】
  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
【药用】
  为蕨类植物药水龙骨科植物石韦 Pyrrosia lingua(Thunb.)Farw. [Acrostichum lingua Thunb.]、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 [Polypodium sheareri Bak.]、西南石韦 Pyrrosia gralla(Gies.)Ching、华北石韦 Pyrrosia davidii (Bak.)Ching [Polypodium davidii Bak.] 和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 [Polypodium petiolosum Christ] 等的全草。
【应用】
  用于淋病诸症。石韦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且能止血,故凡湿热所致的热淋、石淋、血淋见小便淋沥涩痛者均可应用。热淋,石韦配车前子,如《全生指迷方》石韦汤;或再配木通、瞿麦等以清热利尿通淋,如《证治准绳》石韦散。石淋,石韦配滑石,如《古今录验方》石韦散;或再配金钱草、海金沙等以清热利湿排结石。血淋,石韦配蒲黄、当归、芍药以泄热理血、利水通淋,如《千金要方》石韦散;若出血量多,则可与栀子、白茅根、大小蓟等同用,以加强凉血止血作用。至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配茯苓、泽泻、车前子等以利水渗湿消肿。现代临床用石韦煎剂或片剂治疗急、慢性肾炎、肾孟肾炎,对消除症状、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疗效。
  用于痰热咳喘。石韦能清肺泄热以化痰止咳平喘。《圣济总录》治咳嗽,以其配槟榔、生姜下气化痰。现代临床治疗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常单用,亦可与佛耳草、一枝黄花或鱼腥草、百部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
  用于诸出血症。石韦既止血又凉血,故对血热引起者尤为适合。可单用或随证配伍其他止血药。如血热崩漏,可配侧柏叶、栀子等以加强凉血止血作用。民间治肺痨咳血,有单用石韦煎服,或与鸡肉煨食。
  此外,用于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石韦配红枣、甘草等补气养血药,可使白细胞升高。
【注意】
  阴虚及无湿热者禁服。
【用法用量】
  9.00 - 15.00 g
【形态】
  1.石韦
  植株高10~30cm。根状茎细长,横生,与叶柄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顶端渐尖,盾状着生,中央深褐色,边缘淡棕色,有睫毛。叶远生,近二型;叶柄长3~10cm,深棕色,有浅沟,幼时被星芒状毛,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革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2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并下延于叶柄,全缘;上面绿色,偶有星状毛和凹点,下面密被灰棕色的星芒状毛;不育叶和能育叶同型或略短而阔;中脉上面稍凹,下面隆起,侧脉多少可见,小脉网状。孢子囊群满散布于叶背面或上部,幼时密被星芒状毛,成熟时露出;无囊群盖。
  附生于海拔100~1800m的林中树干或溪边石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2.庐山石韦
  植株高20~60cm。根状茎横生,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簇生;叶柄粗壮,长10~30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坚革质,阔披针形,长20~40cm,宽3~5cm,向顶部渐狭,锐尖头,基部稍变宽,为不等圆耳形或心形,不下延;侧脉两面略下凹。孢子囊群小,在侧脉间排成多行;无囊群盖。
  生于海拔500~2200m的林中树干或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3.西南石韦
  植株高达25cm。根状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5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软革质,长3~10crn,中部宽6~15mm,狭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下面的星状毛较长,有时叶片较大,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地排列;无囊群盖。
  生于林中岩石上。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
  4.华北石韦
  植株高达25crn。根状茎长而横生,密被披针形鳞片,长渐尖,全缘。叶远生;叶柄长2~5cm,以关节着生;叶片软革质,线形至狭披针形,长3~8cm,中部宽6~15cm,上面幼时疏被星状毛,老时脱落,有凹点,下面密被短而细的橙褐色星状毛,干后有时向上内卷;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在叶背面整齐地排列成数行,无囊群盖。
  生于海拔300~1800m的岩石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湖北、湖南、四川。
  5.有柄石韦
  植株高5~20cm。根状茎长而横生,密被褐棕色的卵状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远生,二型,厚革质,上面无毛,有排列整齐的小凹点,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孢子叶柄远长于叶片,长约3~12cm,营养叶柄与叶等长;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头,基部略下延,孢子叶干后通常内卷,几成筒状;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成熟时满布叶片背面;孢子囊呈圆的两面形,无盖,隐没于星状毛中。
  生于海拔200~2200m的山地干旱岩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广西。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