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驱虫药 >

苦楝皮《青阳客栈》

时间:2017-06-24 01:03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苦楝皮《青阳客栈》 【名称】 苦楝皮 【英文】 Chinaberry Bark and Root-bark 【拉丁文】 Cortex Meliae 【异名】 楝木皮、楝树枝皮(《千金要方》),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圣惠方》),楝皮(《斗门方》),楝根皮(《奇效良方》),楝根
【标题】
苦楝皮《青阳客栈》
【名称】
苦楝皮
【英文】
  Chinaberry Bark and Root-bark
【拉丁文】
  Cortex Meliae
【异名】
  楝木皮、楝树枝皮(《千金要方》),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圣惠方》),楝皮(《斗门方》),楝根皮(《奇效良方》),楝根木皮(《纲目》),苦楝树皮(《湖南药物志》),苦楝根皮(《安徽中草药》),双白皮(《南京民间药草》)。原植物楝又名:苦楝(《云南药物植物名录》),楝树(《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翠书(山西、江苏、浙江),紫花树(山西、江苏、浙江),森树(山西、广东、广西),火枪树、金斗木(广东),相心树、花纹木(广西),楝枣树、火棯树、花心树、苦楝树、洋花森。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毒。归脾、胃、肝经。
【功效】
  杀虫,疗癣。
【药用】
  为楝科植物楝 Melia azedarach L. 和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的树皮及根皮。
【应用】
  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阴道滴虫病。苦楝皮有杀虫的功效,能驱杀多种肠道寄生虫,其中以驱蛔效果最好。治蛔虫病可单用煎服,或配伍芜荑、使君子、槟榔等,以增强疗效,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抵圣散。配槟榔既可驱蛔,又可用于钩虫病。治蛲虫病、阴道滴虫病,亦可丹用或配百部、苦参、鹤虱、蛇床子等,煎浓汁坐浴或灌肠。
  用于头癣,疥疮。苦楝皮有燥湿解毒止痒功效,治上述之症可研末,用醋或则油脂调涂患处。
【注意】
  体弱及肝肾功能障碍、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服药中毒后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中毒,可出现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枢麻痹,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用法用量】
  6.00 - 15.00 g
【形态】
  1.楝
  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淡紫色,长约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mm;子房上位。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1.5~2cm,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
  2.川楝 参见“川楝子”条。
【产地】
  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山东、陕西、云南、甘肃亦产。销全国。
【品种考证】
  参见“川楝子”条。
【化学成分】
  苦楝含有多种苦味的三萜类成分。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为苦楝素,即川楝素(Toosendanin)和另一尚未完全确定的微量成分(分子式暂定为C31H40O12,其结构和性质与川楝素极为相似)。还合有其他苦味成分:印楝波灵A(Nimbolin A)、印楝波灵B (Nimbolin B)、梣皮酮(Fraxinellone)、葛杜宁(Gedu-nin)、苦里酮(Kulinone)、苦内酯(Kulactone)、苦洛内酯(Kulolactone),以及苦楝子三醇(Meliantriol)等。在干皮中还有正卅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从日本产苦楝(M. Azedarach L. Var.japonica Mak.)的韧皮部中,曾得到一个具有与山道年(Santonin)类似杀虫作用的化合物C9H8O4(m.154°),还分离出香荚兰酸(Vanillic acid)和dl-儿茶精(dl-Catechin),前者能驱除蛔虫与短膜壳绦虫。又从苦楝变种(M. Azedarach Linn var.subtripinnata Miq.)的叶子,分离出二种黄酮体:芸香甙(Rutin)和山柰酚-3-L-鼠李糖-D-葡萄糖甙(Kaemferol-3-L-rhamno-D-glucoside)。果实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Melianone)、苦楝子醇(Melianol)。还有4,4,8-三甲基-3β,7α,23- 三羟基-胆甾-14,24-二烯-21-羧酸21,23-内酯(4,4,8-Trimethyl-3β,7α,23- trihydroxy-chola-14,24-dien-21-oic acid-21,23-lactone)。从日本苦楝的果实和果皮中,除得到苦楝子酮外,还有楝酮乙酸酯(Sendanon acetate)和去乙酰杜楝质(Deacetylturraeanthin)等。种子油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酸约占85%,主成分为亚油酸(45~50%)、油酸(32~40%)。果实油含肉豆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1)川楝含川素(toosendanin),根皮含量较高,干皮次之,枝皮较低;又干皮含量以冬季较高(0.30%-0.32%),春季次之(0.27%-0.29%),夏、秋季较低(分别为0.23%-0.25%及0.24%-0.27%)。另含楝树碱(margosin)、山柰酚、树脂、鞣质、香豆素化合物。(2)楝含川楝素,根皮含量略高于干皮;枝皮、嫩皮含量高于干皮和老皮;并在4-8月含量较高。另含其他苦味成分苦楝萜酮内酯(kulactone)、苦楝萜醇内酯(kulolactone)、苦楝皮萜酮(kulinone)、苦楝萜酸甲酯(methyl kulonate)、苦楝子萜酮(melianone)、印楝宾(nimbin)及印楝醛(ohchinal)。此外,含芸苔甾烯酮、豆甾烯酮、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甙等甾醇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1 驱虫作用
  2 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 大剂量的川楝子引起大鼠呼吸衰竭。
  3 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影响 川楝素对大鼠有不逆地阻退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但不影响神经的兴奋传导,也不降低肌肉对直接刺激的反应。
  4 抗肉毒中毒
【采收加工】
  全年或春、秋季采收,剥取干皮或根皮,除去泥沙,晒干。
【炮制】
  《圣惠方》:“锉。”《博济方》:“细切。”《斗门方》:“去其苍者,焙干为末。”《卫生宝鉴》:“去浮皮。”《医学纲目》:“去皮。”《景岳全书》:“刮去皮土。”《外科全生集》:“去皮取白肉。”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