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三七《中药全书》(5)

时间:2017-06-26 05:31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13.治疗谷丙转氨酶增高症 口服生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1g,空腹服,疗程1个月。据谷丙转氨酶的复查结果判定疗效,凡疗后谷丙转氨酶在正常值 (110U)以下者为显效;谷丙转氨酶较疗前下降在20U以上,但未达正常值者

  13.治疗谷丙转氨酶增高症 口服生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1g,空腹服,疗程1个月。据谷丙转氨酶的复查结果判定疗效,凡疗后谷丙转氨酶在正常值 (110U)以下者为显效;谷丙转氨酶较疗前下降在20U以上,但未达正常值者为有效。共观察45例,显效34例,有效10例, 无效1例。同时又观察了三七对慢肝病人血浆蛋白的影响,结果为:10例慢肝病人血浆白蛋白由疗前平均3.45g%上升到4.0g%,球蛋 白由4.0g%降为2.5g%,A/G比值平均值,由0.86/1转为1.6/1,说明生三七粉对改善血浆蛋白也有良效[19)。
  14.治疗肝炎 ①参三七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1g。每日用1支者25例,2支者34例,3支者6例。肌注或置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均为每日1次,3~4个月为1疗程。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缩小或稳定不变,SGPT恢复正常,黄疸消失;好 转:症状消失或改善,肝脾大小稳定不变, SGPT<60U,黄疸消失。共治难治性血瘀型慢性肝炎 65例,除7例根据中医辨证治疗外,其余 58例均单用本药。结果为显效47例,占72.5%;好转5例,占 7.7%;无效13例,占20%;无恶化病例。有效率 80%。其中35例(53. 8%)系在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无效后,改用本药而见效的,表明其对血瘀型慢性肝炎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仅2 例注射局部发生硬肿,别无副作用[20)。②口服生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1.5~2g,空腹温开水送服。忌食辛辣香燥及过于油腻之品。停服其他药物。疗效标准:症状基本消失,肝功各项指数正常,疗效巩固在1年以上者,为治愈;全身症状体征改善,肝功各项指数好 转,为显效。共治53例肝炎,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 49例,治愈41例,显效5例,无效3例;表面抗原阳性 (HBsAg)肝炎4例,治愈2例, 显效1例,无效1例[21)。
  15.用于腹膜透析 每1000ml腹透液加血栓通 (每1ml含三七提取物50mg,广西梧州第三药厂生产)注射液lml,共观察8例,4例开始腹透时先用肝素,后改用三七,4例从插植透析管手术后即用三七。8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加血栓通共腹透1894例次,从未发生透 析管堵塞。其中,透出液内偶现少量纤维蛋白凝块27次,予以加倍剂量的血栓通继续腹透,凝块可消失,从未发生感染性腹膜炎。在持 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时,腹腔内持续有纤维蛋白形成,由于纤维蛋白凝块的堵塞,可阻塞透析小孔及使透析管梗阻,继往每用肝素,而 效果不理想。本组观察表明,三七能抗凝,其制剂血栓通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替代肝素用于腹透[22)。
  16.治疗赘疣 ①三七粉1.5g,每日2次,水冲服,10日为1疗程。治扁平疣30例,痊愈20例,占66.7%;有效6例,占20%;无效4例;总有效率 86.7%[23)。②三七粉0.5~1g,每日3次口服。治13例寻常疣,一般20~30日左右变干脱落痊愈,2例服 41~47日而愈,1例无 效。总有效率为92.3%[24)。
  17.开放性骨折 三七10g,地黄30g。三七捣烂,与地黄相混合,敷在伤口周围,覆盖纱布,然后行正骨复位手术,每隔3日换药1次。治疗26例,全部治愈。
  18.手术后肠粘连及瘢痕疙瘩 三七粉,每次1~1.5g,每日2次。治疗14例肠粘连及瘢痕疙瘩病人,分别有8例和5例获得满意疗效。预防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12例,在拆线后即冲服三七粉3~5日,每日3g。随访二年以上,无1例发生粘连。
  19.颈椎病 当归、红花、三七各等份,共为细末。口服3g,每日3次,温开水煎服。9日为一疗程。治疗84例,结果临床治愈6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2%。
  20.复发性口疮 三七20g,青黛12g,薄荷脑4g,维生素E800mg,制成厚度为0.5mm左右的药膜。用时取1块巾敷于溃疡面,每日4~6次,于饭后及睡觉时贴。治疗80例,结果有效75例,有效率为93.8%。
【参考文献】
  [1)范华昌,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9):15
  [2)罗裕民.云南中医杂志,1985,(11):28
  [3)郑喜文.中医杂志,1965,(11):29
  [4)胡兆科,等.中医杂志,1981,(2):73
  [5)周法元;等.中华眼科杂志,1982,18(2):83
  [6)敖怀德.中国农村医学,1989,(11):44
  [7)史长钦.实用眼科杂志;1987,5(11):703
  [8)胡兆科,等.新医学,1983,14(3):138
  [9)广西医学院第‘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医学,1979,10(7):330
  [10)蒲祖煜,等.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6):371
  [11)胡佩琳,等.浙江医学;i984;(6):27
  [12)魏均娴.医学研究通讯,1982,(12):24
  [13)刘松林.湖南中医杂志,1992,(4):38
  [14)陈评.湖南中医杂志,1991,7(4):22
  [15)张妮.新医药学杂志,1973,(10):13
  [16)天津南开区西营门外卫生院冠心病组.天津医药,1975,(7):347
  [17)云南省药材公司中药研究所,等.全国抗衰老药物研究学术会议资料.1983
  [18)刘茨华,等.昆明医学院学报,1986,7(3):34
  [19)张妮.中医杂志,1980,(5):25B
  [20)巫善明,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8):13
  [21)安俊.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3):14
  [22)卢东生,等.山西中医,1988,4(5):37
  [23)张淑华.菏泽医药,1985,(2):76
  [24)梁英华.上海中医药报,1990年3月20日3版
【药论】
  1.论三七止血与散瘀之功并具 ①李时珍:“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 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骐驎竭、紫矿相同。”(《纲目》)②黄宫绣:“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 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故凡金刃刀剪所伤,及跌扑杖疮血出不止,嚼烂涂之,或为末 掺,其血即止。且以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经水不止,产后恶露不下,俱宜自嚼,或为末,米饮送下即愈。” (《本草求 真》)③张锡纯:“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致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 (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 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宜与鸦胆子并用)久不愈,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 脂膜,此乃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癥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 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疼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外敷内服奏效尤捷。疮疡初起肿疼者,敷之 可消。三七之性,既善化血,又善止血,人多疑之,然有确实可证之处。如破伤流血者,用三七末擦之,则其血立止,是能止血也;其 破处已流出之血,着三七皆化为黄水,是能化血。”(《衷中参西录》)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