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失传医学 >

中医药衰败的原因是自唐以后中医失传了!

时间:2017-11-14 08:25来源:搜集于网络 作者:Doctor001 点击: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当代中医面临的是: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文章问:下一代中医在那里? 中医临床乏术,后继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当代中医面临的是:“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文章问:下一代中医在那里?
中医临床乏术,后继乏人,这是中医界的共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人们不仅要问我们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为什么不能继承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导为什么不能在临床施术?
我在十一年前即2006年写过一篇《试论中医药衰落之原由》说了三大原因,
一、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课时不足1/3,学习西医的课时超过学习中医课时。
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规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三、中医药研究方向的迷失,用西医研究中医药,这三大问题的确存在,但是还不主要原因。
其实中医药大学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西医理论,我认为其本意也是为中医临床疗效不好找出路。
总想利用中西结合创造新医学。
我于2012年读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才找到了中医药衰落的真正原因。中医讲传承,是传承《内经》、《伤寒论》,还是传承自唐以后兴起医学百家?对于唐代以后的朱丹溪、刘河间、王好古,张景岳、叶天士等人这些中医大家的中医药学理论怎么看?如何看待清朝政府编写的作为中医教科书的《医宗金鉴》?他们的中医理论需要传承吗?当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全面继承了这些人中医药理论。而黄元御对于唐以后这些中医大家的理论是否定的,批判的。说是没有学懂《内经》、《伤寒论》,是异端曲说。
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传授的不是真正的中医药理论,而是一些异端曲说!这么说肯定会遭到绝大多数人反对。我们是不是反思一下,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的学生没有一个会看病,本科学生不会看病,中医研究生不会看病,中医博士生不会看病,还可以说学生没有学好,而教学的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不会看病,这就不得反思中医药大学教材教授的是不是真正中医药理论?如何反思自唐以后的中医各家理论?要不要学习继承自唐以后中医理论?如何对待朱丹溪、刘河间、张景岳、叶天士等人中医理论?如何看待清朝政府编写的作为中医教科书的《医宗金鉴》?
这是当代中医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些东西都是当代中医药大学教材编写参考继承的内容。当代中医到底要传承什么样的中医理?
黄元御在1740年的《素灵微蕴》的【序意】中写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自四圣之后,中医“赤水迷津”迷失方向,四圣薪火无人传承。因此黄元御勇敢站出来“一火薪传”,当仁不让,“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藏诸空山,以待后之达人”。黄元御认为自唐以后没人读懂《伤寒论》。而黄元御认为唯有自己读懂了,黄元御认为他的理论肯定不会被当时的中医界认同,因此要“藏诸空山,以待后之达人”。这一藏竟藏了277年。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 ▪ 自序》曰:“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 “人亡代革,薪火无传”,中医至四圣之后中医失传了,中医断代了,中医出现了断层!!。自唐以后中医表面上哄哄烈烈,名医辈出,实际上是虚假的繁荣!这是一个严肃的医学理论问题,不能随便说的,必须有充分立于不败的理由。
黄氏在《素灵微蕴》中说:“唐太仆王冰注《素问》,发壮水益火之言。嗣后薛立斋、赵养葵、高鼓峰、吕用晦辈祖述其说,乃以六味壮水,退膈上之热,以八味益火,除脐下之寒。不知下寒上热,缘于土败,地黄滋湿伐阳,溃败脾土,服之上热愈増,下寒更剧,是以水益水以火益火也,土败阳亡,则人死矣。至于今日,恶风布扬,遍满天下,此实仁人君子之所深忧也”。
“自医理失传,火逆上热之证,概谓阴虚,肆用归地败土,枉杀生灵。
至于妖魔下鬼,乃以龟板、天冬、知母、黄柏泻其微阳,得之立死,其祸更惨,此刘朱之遗毒也。君子不操燮理之权,以康斯世,见此群凶屠毒万代,安能默默无言耶”!
黄氏曰:“泻火之论,发于刘河间,补阴之说,倡于朱丹溪。二悍作俑,群凶助虐,莫此为甚”。
唐太仆王冰注《素问 ▪ 至真要大论》时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历代中医共识的经典之言,如何理解这二句经典之言?历代中医认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温补肾阳,消除阴寒,而黄元御说错了!这是:“是以水益水以火益火也”,黄元御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水为金所主,用补肺气之法,以培阴精之原;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黄元御认为,木为火之源,黄元御用滋补肝血之法,以“以培阳神之原”。我认为黄氏的平衡阴阳之法,才是治本之术,黄元御真正读懂这二句经典之言的真正含义。
黄元御在1749年草《四圣悬枢》,1751年完成的《四圣悬枢》云:
“至于【琐言】、【正宗】之类,巨恶元凶,罪深孽重。而俗子庸夫,群而习之,以扇其虐,丑类凶徒,久而愈繁。此生灵之大祸,仁人之深忧,极当劈版焚书,不可留也。”黄元御批判的【正宗】应该是清朝刚刚发布作为中医教科书的《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是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编辑,该书于1742年完成,乾隆皇帝亲自题写书名《医宗金鉴》,作为全国中医的教科书,对于乾隆皇帝钦点《医宗金鉴》,黄元御攻击是“巨恶元凶,罪深孽重。而俗子庸夫,群而习之,以扇其虐,丑类凶徒,久而愈繁。此生灵之大祸,仁人之深忧,极当劈版焚书,不可留也”。批判语言如此激烈,乾隆皇帝没有杀黄元御的头,实属万幸!
黄元御讲的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
黄元御的这些观点得到了清代名中医张琦、欧阳兆熊的赞同。清代名医欧阳兆熊1862年【晚张琦30年】也云:“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朱、张、刘、李、古大家也,张景岳、叶天士,亦近今之名手也,斯与黄氏,优劣恶从而辨之?不知黄氏所传者,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心法,彼则背而驰焉。异端曲学,足以害道,辞而辟之,大声疾呼,吾党之责也。”刘、朱、叶天士、张景岳之学的泛滥,是中医药衰落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