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天竹黄(2)

时间:2017-12-28 12:10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6.治小儿痰涎上壅,喘嗽不休 牛胆南星一两,半夏(汤泡,去皮,姜汁制)、白附子(汤泡,去皮、脐)各五钱,天竺黄三钱,天麻、防风各二钱,辰砂一钱(另研,水飞),上为末,甘草膏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空心

  6.治小儿痰涎上壅,喘嗽不休 牛胆南星一两,半夏(汤泡,去皮,姜汁制)、白附子(汤泡,去皮、脐)各五钱,天竺黄三钱,天麻、防风各二钱,辰砂一钱(另研,水飞),上为末,甘草膏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淡姜汤化下。(《证治准绳》胆星天竺丸)
  7.治哮喘即发 陈皮一钱,半夏(制)、竹黄各一钱五分,麻黄(先煎去沫)七分,苏子六分,沉香(研末冲药)四分,细辛五分,炙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不知医必要》麻黄苏子汤)
  8.治小儿疳积 雄黄(研,水飞)、天竺黄各二钱,牵牛末一钱。上同再研,面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至五丸,食后,薄荷汤下。大者加丸数。(《小儿药证直诀》牛黄丸)
  9.治鼻衄不止 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已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调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10.掺口疮 天竺黄、月石各等分,冰片少许。为末掺之。(《景岳全书》)
【参考文献】
  《日华子本草》:平。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疾。
  《本草图经》: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作小儿药尤宜,和缓故也。
  《本草经疏》:天竺黄,竹之津液气结成。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茅竹黄气微寒而性亦稍缓,故为小儿家要药。入手少阴经。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主君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也。明目疗金疮者,总取其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
  《本草纲目》:竹黄出于大竹之津气结成,其气味功用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
  钱乙小儿惊热:“天竹黄二钱,雄黄,牵牛未各一钱,研匀,面糊丸粟大。每服三、五丸,苄荷汤下。”
  《本草乘雅》:植物之灵,凝结在中,故可入藏以治其结。性本空达,风火自平。
  天竹者,巨竹也。津气钟而黄中作,复若地以五为制,五六相感,太不及,于斯见矣。故主风木太过,致诸风热炽,惊风天吊,邪薄癫狂;风木不及,致肝窍盲瞽,失音不语,客忤痫庢。黄中废矣,竹黄功力,使气适至而阳生,适应而扬声,揆度节制,无过不及矣。
  《药性解》:天竺黄,味甘,性寒,无毒,入心经。主清心明目,除惊解烦,驱邪逐痰及小儿惊天吊、风热诸证。
  按:竺黄之寒,专泻少阴之火,火去而惊邪诸证靡不疗矣。
  《景岳全书》:味甘辛,性凉,降也,阴中有阳。善开风痰,降热痰,治中风失音,痰滞胸膈,烦闷癫痫。清心火,镇心气,醒脾疏肝。明眼目,安惊悸。疗小儿风痰急惊客忤,其性和缓,最所宜用。亦治金疮,并内热药毒。
  《本草备要》:泻热,豁痰,凉惊。
  甘而微寒。凉心经,去风热,利窍豁痰,镇肝明目。功同竹沥,而性和缓,无寒滑之患。治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客忤惊痫为尤宜。
  《本经逢原》:竹黄出大竹之中,津气结成,其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凉心经,去风热,为小儿惊痫,风热痰涌失音,治痰清热之要药。以其生天竺国,故名天竺黄。
  《本草求真》:[批]泻心热。
  天竺黄专入心。系天竺国之竹精气结成。其粉形如竹节,味甘气寒,与竹沥功用略用,皆能逐痰利窍,但此凉心去风除热,为小儿惊痫风热痰涌失音,较之竹沥,其性和缓,而无寒滑之患也。味甘故缓。今市肆多骨灰、葛粉杂入,不可不辨。
  《得配本草》:甘,凉。入手少阴经。凉心热,镇肝风,利关窍,辟邪恶。除昏昧谵妄,病后痰郁。
  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
  《本草分经》:甘,微寒。凉心,去风热,利窍豁痰,镇肝。功同竹沥而性和缓。治中风惊痫。
【药论】
  1.论天竹黄清心凉肝、化痰定惊之功 ①李中梓:“竹黄之寒,专泻少阴之火。火去而惊邪诸证靡不疗矣。”(《雷公炮制药性解》) ②缪希雍:“天竺黄,气微寒而性亦稍缓,故为小儿家要药。入手少阴经,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君主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也。明目,疗金疮者,总取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本草经疏》)
  2.论天竹黄与竹沥性能异同 ①李时珍:“竹黄,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纲目》) ②倪朱谟:“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无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入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亦屡见奏效。此钱月坡独得之见也。”(《本草汇言》) ③苏廷琬:“天竺黄,本草云清心豁痪,功同竹沥,气味稍缓,说亦近似。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黄,似入脾而豁痰为切,与竹沥之走经络而利痰热微有不同,不止气味稍缓也。”(《药义明辨》)
【图片】
  天竹黄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