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温里药 >

干姜《中药全书》

时间:2017-06-15 06:25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干姜《中药全书》 【名称】 干姜 【拼音】 GanJiang 【英文】 Dried Ginger 【日文】 ショウキョウ 【拉丁文】 Rhizoma Zingiberis 【异名】 均姜,川姜,白姜,黄姜,平姜。 【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
【标题】
干姜《中药全书》
【名称】
干姜
【拼音】
  GanJiang
【英文】
  Dried Ginger
【日文】
  ショウキョウ
【拉丁文】
  Rhizoma Zingiberis
【异名】
  均姜,川姜,白姜,黄姜,平姜。
【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药用】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应用】
  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注意】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黄连、黄芩、天鼠矢。”
  2.《新修本草》:“久服令眼暗。”3、《药鉴》:“痘家灰白之症用之,若实热红紫者,切宜禁忌。”
  4.《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肉质肥厚,稍扁平,有芳香气和辛辣味。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光滑无毛;叶舌长2~4mm,膜质。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4~5cm;苞片淡绿色,卵圆 形,先端具硬尖;萼筒长lcm;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长不及2cm;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 黄色斑点;雄蕊微紫色,药隔附属体包裹着花柱。栽培者很少开花。原产于热带亚洲,我国除东北外,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产地】
  主产于四川、贵州;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陕西亦产。其中以四川、贵州的产量大,且品质好,销全国并出口。
【栽培】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至重壤土为宜。用根茎(种姜)繁殖,穴栽或条栽。秋季采挖生姜时,选择肥厚、色浅黄、有光泽、无病虫伤疤的根茎作种姜,下 窖贮藏或在室内与细沙分层堆放贮藏备用。南方于l~4月,北方于5月,取出种姜保温催芽,然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保留l~2个壮 芽。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深13~17cm。先浇粪水于穴中,待渗透土后,每穴平放种姜l块,最后覆盖细堆肥与土。条栽按行 距40cm开沟,施入基肥后,按株距27cm下种,上覆土与地面平。四川产区很注意播种的深浅度,播种深(挖穴30cm左右),并不断培土而 成菜姜,为生姜来源;播种浅(挖穴5~10cm)而成药姜,为干姜来源。出苗后发现缺株,及时补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 料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不能缺水,出现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湿,收获前10日停止浇水。病害有腐败 病,俗称姜瘟、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用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发病时拔除病株,用石灰撒病穴消毒。虫害有亚洲玉米螟,8~9月为害 姜的茎秆。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灌心叶。姜弄蝶,以幼虫为害叶片。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品种考证】
  干姜《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生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乱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李时珍谓干姜以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者为良,凡入药并宜炮用。
【商品规格】
  干姜商品系老姜,以四川所产者味辣、粉性足,质量佳,尤以四川犍为产品为最佳,称为“犍干姜”。以色白、粉质多、味辣者为佳。
【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常发生在皮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其外时有薄壁细胞及表皮存在。皮层中散有外韧型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占大部分,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散列,近中柱鞘部位维管束形小,排列紧密。本品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淡黄棕色。①淀粉粒单粒广卵形、长卵形、三角状卵形、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略扁平,侧面观呈棒状,有的较小端略 尖突或呈鸟喙状,直径5~32μm,长8~48μm,脐点细点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②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96μm,壁 较薄,胞腔内含淡绿黄色挥发油滴。③树脂细胞类长圆形,内含红棕色分泌物。④纤维较细长,常一边微波状或略呈锯齿状,少数两边 均作齿状突出,末端短尖、钝圆或分叉,完整者长420~920μm,直径l6~40μm,分叉处宽至56μm,壁稍厚,非木化,纹孔斜裂缝状 或人字形,胞腔宽大,常可见菲薄横隔。⑤色素细胞细管状,直径11~23μm,细胞内充满棕色或暗红棕色物。此外,可见木栓细胞, 螺纹、梯纹、网纹、环纹导管,及细小草酸钙方晶。
【化学成分】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油中主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其次为β-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及姜醇(zingiberol);另含d-茨烯,桉油精,枸椽醛(citral)、龙脑等萜类化合 物及姜烯(zingiberene)等。此外,尚含天冬酰胺、1-派可酸(1-pipecolinic acid)及多种氨基酸。另由鲜姜分得去氢姜辣醇、[6)和[10)-姜二酮(gingerdione)及去氢姜二酮(dehydrogingerdione),对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姜辣烯酮,无姜酮。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