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温里药 >

丁香《青阳客栈》(2)

时间:2017-06-16 05:23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6.抑菌杀虫作用 100%丁香乙醇浸液及1:400丁香油稀释液用平板小杯法,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茵、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6.抑菌杀虫作用 100%丁香乙醇浸液及1:400丁香油稀释液用平板小杯法,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茵、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在1:16000—1:64000时,对星型杆菌即有抑制作用,1:8000浓度时对与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在1:8000-1:16000时,对星形奴卡菌、许兰毛菌、石膏样小袍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50%煎剂及乙醇浸剂在体外对猪蛔虫有杀死作用;丁香油效力更大,其10%的混悬液即有杀死部分蛔虫的作用。0.1—0.5g/kg灌目,对狗蛔虫有驱除作用。
  7.毒性 丁香油小鼠灌胃的LD50为1.6g/kg,丁香油5g/kg给犬灌服,可发生吐泻后死亡。尸检发现胃肠粘膜有溃疡、出血、肝肾瘀血及浊肿,部分肝细胞坏死。大鼠灌服丁香油酚的LD50为19.3g/kg。
【采收加工】
  定植后5~6年,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采集,除去花梗,晒干。
【炮制】
  《雷公炮制论》:“若欲使雄,须去丁。”《小儿药证直诀》:“捣碎。”《仁术便览》:“去顶上小泡及枝梗。”《证治准绳》:“切作细条。”《本经逢原》:“去蒂及子。”《外科全生集》:“研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附方】
  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 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岁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2.治小儿吐逆 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3.治朝食暮吐 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玄方》)
  4.治久心痛不止 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5.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 丁香、良姜、官桂各一钱半。水一碗煎七分,用胡椒二十粒炒黄色为末,调入汤药内热服。(《心医集》)
  6.治肾经不足,齿断不固,或动摇不牢,或髭鬓斑白,或阳事不举 丁香二钱,石燕子(烧七遍,醋淬)一对,海马(刀上火煿香)一对,舶上茴香(生用,另研)半两,白矾(水飞)、龙骨(烧红)各半两。上为末,每用一钱,擦左右牙后,用温酒送下,临卧时用。(《御药院方》丁香石燕子散)
  7.治妇人崩中,昼夜不止 丁香二两,酒二升,煎一升,分服。
  8.治乳头裂破 捣丁香末敷之。
  9.治妒乳,乳痈 取丁香捣末,水调方寸匕服。(7~9方出自《梅师方》)
  10.治痈疽恶肉 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11.治远年日近发牙痛 丁香、荜茇、大椒、蝎梢各七个,上为末,用津蘸,搽痛处效。(《杂类名方》二十八宿散)
  12.治癣 丁香15g,加入70%乙醇至100ml,浸48h后去渣,每日搽患处3次。[《中华皮肤科杂志》1963,(11):17]
  13.治桑蝎螫人 用丁香末,蜜调涂之。(《圣惠方》)
【参考文献】
  《药性论》:臣,能主冷气腹痛。
  《海药本草》:主风疳,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鬼疰,虫毒,及疗肾气,贲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治冷气,杀酒毒,消痃瘕,除冷劳。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能发诸香。其根疗风热毒肿。
  《本草衍义》:《日华子》云:治口气。此正是御史所含之香。治胃寒及脾胃冷气不和。有大者名母丁香,气味尤佳。为末,缝纱囊如小指,实末,内阴中,主阴冷病,中病便已。
  《药类法象》:温脾胃,止霍乱,消痃癖,气胀反胃,腹内冷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纯阳,无毒。
  入手太阴经、足阳明经、少阴经。
  《象》云:温脾胃,止霍乱,消痃癖,气胀反胃,腹内冷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
  《珍》云:去胃中之寒。
  《本草》云: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风毒诸肿,牙齿疳蛪。能发诸香。能疗反胃,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消痃癖,除冷劳。
  《液》云:与五味子、广荗同用,亦治奔豚之气。能泄肺,能补胃,大能疗肾。
  《本草衍义补遗》:属火而有金,补泻能走。口居上,地气出焉。肺行清令,与脾气相和,惟有润而甘芳自适。焉有所谓口气病者?令口气而已,自嫌之,以其脾有郁火溢于肺中,失其清和甘美之意而浊气上干,此口气病也。以丁香含之,扬汤止沸耳。惟香薷治之甚捷,故录之。如钉,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以旧本丁香根《注》中有不可入心腹之用六字,恐其根必是有毒,故云不入心腹也。
  《本草纲目》:宋太医陈文中治小儿痘疮不光泽,不起发,或胀或泻,或渴或气促,表里俱虚之证。并用木香散、异功散功效,倍加木香宫桂,甚者丁香三、五十枚,宫桂一、二钱,亦有服之而愈者。此丹溪所谓立方以时,必运气在司水司天之际,又值严冬郁遏阳气,均用大辛热之剂发之者也。若不分气血、虚实、寒热、经络,一概骤用,其杀人也必矣。《抱朴子》云:凡有病在目者,以丁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此得辛散苦降养阴之妙。陈承言不可点眼者,盖不知此理也。
  治虚哕,小儿吐者,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本草经疏》:丁香禀纯阳之气以生,故其味辛气温性无毒。气厚味薄,升也,阳也。入足太阴,足阳明经。其主温脾胃,止霍乱拥胀者,盖脾胃为仓禀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塞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拥胀消矣。齿疳虫者,亦阳明湿热上攻也,散阳明之邪则疳虫自除。疗风毒诸肿者,辛温散结,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
  简误:丁香气味辛温,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