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补虚药 >

粳米《青阳客栈》

时间:2020-01-31 09:44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粳米《青阳客栈》 【名称】 粳米 【拉丁文】 Semen Oryzae Sativae 【异名】 白米(《千金要方》),粳粟米、稻米、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经逢原》)。原植物稻又名:(禾余)(《诗经》),嘉蔬(《礼记》),秔(《说文》)。 【性味归
【标题】
粳米《青阳客栈》
【名称】
粳米
【拉丁文】
  Semen Oryzae Sativae
【异名】
  白米(《千金要方》),粳粟米、稻米、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经逢原》)。原植物稻又名:(禾余)(《诗经》),嘉蔬(《礼记》),秔(《说文》)。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
  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
【药用】
  为禾本科植物稻 Oryza sativa L. (粳稻)去壳的种仁。
【应用】
  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注意】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用法用量】
  9.00 - 30.00 g
【形态】
  一年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m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产地】
  主产于长江以南各地。河北、陕西、辽宁、吉林等地亦产,全国各地销售。
【品种考证】
  据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出土的炭化稻谷分析,我国栽培水稻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本草则由《别录》始载。《新修本草》云:“稻者,穬谷通名,《尔雅》云:(禾余),稻也;秔者,不糯之称,一曰秈。汜胜之云:秔稻、秫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即并稻也。”《嘉祐本草》谓:“《说文》云:沛国为(谓)稻为糯,秔(禾余)属也。《字林》云:糯,粘稻也,秔稻,不粘者。然秔糯甚相类,粘不粘为异耳。”《纲目》指出:“稻(禾余)者,粳、糯之通称。《物理论》所谓稻者,溉种之总称是矣。本草则专指糯以为稻也。”从上可知,古代稻米中即有糯、粳、籼之分。尽管所指名称互有出入,但所述品种尽与今一致。
【采收加工】
  秋季颖果成熟时,采收,脱下果实,晒干,除去稻壳即可。
【炮制】
  《千金翼方》:“研令中断。”《外台》:“研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簸去皮壳。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附方】
  1.治脾虚泄泻,不寐 粳米二合,茯苓末一两。(粳米)煮好,再下苓末一两,再煮烂食。(《寿世青编》茯苓粥)
  2.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 淡竹沥一合,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盏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
  3.治上气咳嗽,胸膈伤痛,气喘 粳米二合,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以上桃仁和米煮粥,空腹食之。(《圣惠方》粳米桃仁粥)
  4.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 粳米五升,黄芪六两。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分为四服。(《医学纲目》)
  5 下乳汁 粳米、糯米各半合,莴苣子一合(淘净),生甘草半两。上研细,用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分三服。(《济阴纲目》)
  6.治食水芹中毒 用饧粳米、杏仁、乳饼煮粥,食一二碗,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药论】
  1.论粳米配伍意义 ①韩愗:“粳米造饭,用荷叶煮饧者宽中,荠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淡竹叶者避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避岚瘴,姜、葱、豉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猪肾、羊肾之类无非药力也。”(《韩氏医通》)②陈嘉谟:“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本草蒙筌》)
  2.论粳米之功为同类米之首 宁源:“粳米,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赤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食鉴本草》)
  3.论粳米采造时月不同其功能有异 李时珍:“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迟粳、晚粳得金气多,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热也。早粳得土气多,故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若滇、岭之粳则性热,惟彼土宜之耳。”(《纲目》)
  4.论粳米功主脾胃而益五脏血脉精髓 缪希雍:“(粳米)禀土德之正,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本经》益气止烦止泄,特其余事耳。”(《本草经疏》)
【录自】
  《青阳客栈》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