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鹿茸《中药全书》(2)

时间:2020-02-06 09:57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显微特征】 粉末:淡黄色。①表皮角质层表面呈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呈圆洞状。②毛茸中部直径13~50m,表面由扁平细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的毛小皮包围,细胞的游离缘指向毛尖,皮质有棕色色素,髓质断续或

【显微特征】
  粉末:淡黄色。①表皮角质层表面呈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呈圆洞状。②毛茸中部直径13~50μm,表面由扁平细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的毛小皮包围,细胞的游离缘指向毛尖,皮质有棕色色素,髓质断续或无。毛根常与毛囊相连,基部膨大作撕裂状。③骨碎片 表面有纵纹及点状孔隙,骨陷窝呈类圆形或类梭形,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沟纹。横断面可见大的圆形孔洞,边缘凹凸不平。④未骨化骨 组织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
【化学成分】
  含脑素(ceramide)约1.25%,并含少量雌酮(oestrone),PGE2等多种前列腺素,多种氨基酸,以及骨质、骨胶、脂类、蛋白质等。另从鹿茸中分离得游离胆甾醇、神经酰胺磷脂类、糖脂类、酸性粘多糖以及多胺类化合物等。
【药理作用】
  1.鹿茸提取物有增加幼龄小鼠的子宫重量、促进子宫发育的雌激素样作用;乙醇提取物有增加大鼠前列腺及贮精囊重量的雄激素样作用。
  2.鹿茸精能使大鼠心脏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心收缩幅度加大、心率减慢;对小鼠心室纤颤具有对抗作用,对大鼠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能提高小鼠对低压缺氧、常压缺氧以及由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耗氧量增加性缺氧的耐受能力,显著提高小鼠存活率;能使家兔失血 性的低血压恢复速度加快。
  3.鹿茸粉或浸膏对家兔有增加红细胞、血色素及网织红细胞的作用;鹿茸精对小鼠有促进骨髓造血和提高外周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作用,对大鼠肾性贫血、血清氨基酸浓度降低有明显改善。此外有抗衰老、强壮、增加免疫及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
【采收加工】
  1.锯茸:一般从第三年开始锯取,二杠(具一分枝)茸每年采收两次,5月下旬(小满前后)开始第一次锯茸(头茬茸),锯后50~60天(立秋前后)锯第二次(二茬茸);三岔茸(具二分枝)每年采收一次,通常在7月下旬锯取。将锯下的鹿茸挤去一部分血液,锯口处用线绷紧,固定 于架上,放入沸水锅中烫炸片刻(锯口露出水面),取出微晾后再烫炸,反复操作至茸内积血排尽,晾干或烘干。
  2.砍茸:用于老鹿、病鹿,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除尽残肉,绷紧脑皮,如上法反复烫炸。
【炮制】
  1.鹿茸片 取原药材,燎去茸毛,刮净,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不断灌入热白酒至灌满,浸润至透,边蒸边切,横切薄片,压平,干燥。
  2.鹿茸粉 取原药材,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
【性状】
  1.花鹿茸呈圆柱状,有1~2分枝,具1侧枝者习称“二杠”,其主枝(大挺)长14~21cm,锯口直径4~5cm,距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门庄),长9~15cm,略细,顶端钝圆而微弯;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红黄色或棕黄色的细茸毛,锯口面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 小孔,外围无骨质。具2侧枝者习称“三岔”,主枝长约24~34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下部多有纵棱线及瘤状突起,皮红 黄色,茸毛较稀而粗;气微腥,味微咸。二茬茸似头茬茸,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线,皮色灰黄,毛较粗糙,锯口外围 往往骨化;质较重,无腥气。
  2.马鹿茸较粗大,分叉较多,侧枝1个(单门)、2个(莲花)、3个(三岔)、4个(四岔)或更多,商品以莲花、三岔、四岔为主。东北产的“东马茸”,单门的主枝长24~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青灰色或灰黄色,质嫩,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央密布 蜂窝状细孔;莲花主枝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线,锯口面蜂窝状大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毛粗而稀,主枝下部具棱线及 瘤状突起,分枝顶端多无毛,显露光头(捻头)。西北产的“西马茸”主枝多不圆,长30~100cm,顶端圆扁不一,表面有棱,多抽皱干 瘪,侧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面色较深,常见骨质,有腥臭气,味咸。四川生产的马鹿茸侧枝较多,通常为四 岔、五岔、六岔,毛长而密。饮片性状:花鹿茸角尖部习称“血片”,“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浅棕色或浅黄白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无骨质,周边粗 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中上部的切片,习称“蛋黄片”,切面黄白色或粉白色,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下 部习称“老角片”。周边粗糙,红棕色,质坚脆。鹿茸粉为乳白色,浅黄色或红棕色粉末,气微腥,味微咸。
【食疗】
  1.鹿茸粥
  2.鹿茸酒
  3.鹿茸虫草酒
【附方】
  1.补虚,益真气,暖焦,助老扶弱,久服强健 鹿茸二两(酒炙),附子半两(炮,去皮、脐),沉香半两,麝香一钱一字(别研)。上为细末,将肉苁蓉一两半,酒煮烂,研细,别入酒,熬膏和丸如悟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
  2.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 (《普济方》鹿茸酒)
  3.治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 (《百一选方》香茸丸)
  5.治小肠虚冷,小便数多 (《圣惠方》鹿茸丸)
  6.治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前黑花,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有二 鹿茸,每服半两,用无灰酒三盏,煎至一盏,去滓,入躇香少许服。《证治要诀》)
  7.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 鹿茸十八铢,桑耳二两半。上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千金要方》)
  8.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 (《济生方》白蔹丸)
  9.治尿血 (《古今录验方》鹿茸散)
【成药】
  1.鹿茸精
  2.鹿鞭茸尾精
  3.鹿茸胶
  4.鹿茸渣胶
  5.鹿茸片
  6.鹿茸精注射液
  7.茸血补脑液
【临床研究】
  治疗血液病 取鹿茸内骨髓,置白酒中浸渍制成20%鹿茸白酒。每次10ml,日服3次。治疗血小板减少症21例,结果11例临床症状和血象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例,结果3例血象进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结果血象和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慢 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14例,结果10例临床症状和血象有改善。酒制鹿茸粉1g,炙三七粉0.5g,鸡内金0.5g,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疗效较好。(引自《现代中药临床研究》337页)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