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浮海石

时间:2017-12-28 12:14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浮海石 【英文】 Pumice 【拉丁文】 Os Costaziae 【异名】 水花(《本草拾遗》),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东医宝鉴》),浮海石(《金玉揪药解》),浮水石(《医林纂要》),羊肚石(《药材资料汇编》)。原动物①脊突苔虫又名:消突苔
【标题】
浮海石
【英文】
  Pumice
【拉丁文】
  Os Costaziae
【异名】
  水花(《本草拾遗》),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东医宝鉴》),浮海石(《金玉揪药解》),浮水石(《医林纂要》),羊肚石(《药材资料汇编》)。原动物①脊突苔虫又名:消突苔虫、海石花(通称);②瘤分胞苔虫又名:瘤苔虫、柯氏分胞苔虫、海石花(通称)。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归肺、肾经。
【功效】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药用】
  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 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 及瘤分胞苔虫 Cellporina costazii (Audouin)[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等的骨胳。
【应用】
  主治痰热咳嗽,瘿瘤,疮肿。
【注意】
  虚寒咳嗽者慎服。
【用法用量】
  9.00 - 15.00 g
【形态】
  1.脊突苔虫
  营固着生活的海生群体动物,雌雄同体。个虫很小,为囊状,前有口,口缘有马蹄状的突起,其上生有多数触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连接口与肛门,肛门亦在体的前端。体外分泌石灰质及胶状物质,形成树枝的群体骨骼,虫体死后,残留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珊瑚状骨骼。
  常附着于海滨岩礁上。我国分布于南部沿海。
  2.瘤分胞苔虫
  群体瘤状、豌豆状或分叉状,淡黄色或黄褐色。个虫中等大小,包括卵室长为0.5~0.62mm,排列不规则,口圆形或略方形,下缘具显著小腔,原生口位于群体外表,个体渐老,原生口渐向深处下陷,其表面逐渐由围口膜形成次生口,在口的两侧围口膜形成一对柱形物,其上具小的侧鸟头体,彼此斜着相对而生。在口的下缘围口膜又形成不同大小的长舌;伸向次生口内。围口膜的发达程度随年龄而不同。卵室大则宽,长0.13~0.15mm,宽0.25~0.28mm,凸出或下陷,外卵室为窄圆圈形;内卵室上具凸出的放射状排列孔道。
  为太平洋两岸很普通的品种,但群体的外形、个虫及卵室的结构等均变异很大。常附着于海藻、贝壳、珊瑚岩礁上,或水熄虫小枝及多毛类的栖管上。我国自山东半岛、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及西沙、中沙、南沙海域,水深0~150m均有分布。
【产地】
  主产浙江、福建、广东。主销华东、华北及天津、北京。
【品种考证】
  《本草衍义》曰:“石花,白色,圆如覆大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和鹿角,上有细纹起。以指撩之,錚錚然有声,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难得。其体甚脆,不禁触击。”以上所述与今药材所用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及瘤分胞苔虫等的骨胳较相似。而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即浮石,与胞孔科动物脊苔虫及瘤分胞苔虫等骨骼的功用、外形以及名称相似,古代文献记载多难区分,临床亦往往混用。有关内容可参“浮石”条。
【商品规格】
  浮石:又名岩浮石、海乳石、大海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产于山东、辽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
  石花:又名海石花、浮海石、海浮石、黑浜珊瑚。为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为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沿海地区。
  均以味咸、质轻、能浮于水面者为佳。
  火成岩类岩石浮石Pumice的块状物,①浮石 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
  1.浮海石的来源尚有滨珊瑚科水生动物黑滨珊瑚 Posites nigsescens Dany 的骨骼。黑滨珊瑚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以及西沙群岛、东沙群岛等地浅海区。药材呈不规则块状或略作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等,基部略平坦。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多数小孔道。质硬而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多数小孔道。体轻,投人水中浮而不沉。气微腥、味微咸。
  2.主产于山东,行销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山东烟台及上海等地尚有一种小海石。系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等盐类围绕贝壳、贝壳碎片或其他砂砾等质点沉积而成的海滨石灰华。又称晕石。呈不规则块状,表面凹凸不平或光滑,灰白色或灰黄色,有鲕状、豆状结构,有时呈蜂窝状孔隙或大孔结构。断面具同心状构造。气无,味淡。加稀盐酸溶液,可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其主成分为碳酸钙。
【化学成分】
  浮石化学组成有颇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铝、钾、钠的硅酸盐所成,亦即以 SiOz为主要成分的类似玻璃组成的矿物。 因多采自海水,则亦可能含有氯、镁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质。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镁,铁及酸不溶物质。L个分析例为: CaO47.81%, MgO3.65 %, FE0.15%,SiO:1.61%,湿气1.01%。由 Porite astreoides所成的石花,分析 l 例为: CaO53.84, MgO0.18, SiO20.02,灼热减量44.98%。以上2例,设以 CaO 全部为碳酸钙 ,则CaCO:含串顺次为8县及96%。主含钾、钠、钙、镁、铝、铁的硅酸盐,其组成可表示为xSiO2·yNa2O·zK2O·lCaO·mMgO·nAl2O3·kFeO·pFe2O3·qH2O等,即火山玻璃,约占本品的95%,尚存在少量晶质硅酸和硅铝酸盐及石英,因本品出自火山,采自海水,故含有众多的微量元素。
【理化鉴别】
  ①浮石 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2~7厘米,有的可达20厘米。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灰白色或灰黄色。质硬而松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绢丝样光泽或无。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淡。以体轻、灰白色、浮水看为佳。
  ②石花(《本草衍义》) 为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骨胳。一、脊突苔虫骨胳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略作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2~5厘米。灰白色或灰黄色。基部略平坦,另一面多突起,作叉状分技,中部交织如网状。叉状小枝长3~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先端多折断,多数完整者呈钝圆形。质硬而脆,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味微威。二、瘤苔虫的骨胳为不规则块状,直径1~3厘米,多为碎块。表面灰黄色或灰黑色。珊瑚状分枝短而较粗,直径约4毫米。先端钝圆,极少折断。气味同上。
【采收加工】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