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桑白皮《青阳客栈》(2)

时间:2017-12-10 11:27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5.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 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一两。(《经验方》) 6.治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坐卧皆难 桑根白皮一两(锉

  5.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 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一两。(《经验方》)
  6.治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坐卧皆难 桑根白皮一两(锉),酸枣仁一两(微炒),薏苡仁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桑根白皮散)
  7.治患淋积年 桑白皮六分,通草、百合各八分,白茅根一分。上四味细锉,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温下上散药。口干渴,含之亦得。(《外台》)
  8.治大便忽见虫 桑根白皮(细锉)二两。上一味,粗捣筛,分三服。每服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腹顿服。(《圣济总录》桑根白皮汤)
  9.治血脉虚极,发鬓不得润泽 桑根白皮(锉)一斤(升),柏叶适量。上以水三斗淹浸,煮五、六沸。沐头,数数为之,发即润泽。(《圣惠方》)
  10.治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痞闷,涎溢不收 新桑根白皮不以多少。上一味,取自然汁涂于儿口内,立效。如无新桑根白皮,取干桑根白皮一两,细锉,用水一盏,煎取半盏。放温,涂儿口内。(《圣济总录》桑白汁方)
  11.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 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要方》)
  12.治蜈蚣、蜘蛛毒 桑白皮捣汁敷立效。(《卫生易简方》)
  13.治坠马拗损 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主除寒热,出汗。
  《名医别录》:无毒。主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
  《药性论》:使,平。能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日华子本草》:温,调中,下气。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藏虫,止霍乱吐泻。
  《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
  《本草衍义》:治服金石发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性微凉。
  《药类法象》:气寒,味苦酸。
  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药性赋》: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酸。甘而辛,甘厚辛薄,无毒。
  入手太阴经。
  《象》云: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心》云:甘以固元气,辛以泻肺气之有余。
  《本草》云: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缝金疮。续断、麻子、桂心为之使,忌铁铅。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味苦酸,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呕血,消水肿,利水道,须炒而用之。
  《本草纲目》:桑白皮专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宋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面喘,面肿身热,泻白散主之。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泻肺,利大小肠,降气散血。
  《本草经疏》:桑根白皮得土金之气,故味甘气寒而无毒。东垣、海藏俱云兼辛。然甘厚辛薄,降多升少,阳中阴也。入手太阴经。甘以固元气而补不足,辛以泻肺邪之有余,故能止嗽也。凡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伤中者,中气伤也。五劳者,五脏劳伤也。六极者,六腑之中气极也。羸瘦者,肌肉脱也。崩者中,血脱也。脉绝者,气血两虚之至,故脉不来也。之数者,皆由阴不足则阳有余,阳有余则火盛而内热,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能消物,造化自然也。惟甘也可以补元气,惟寒也可以除内热,热除矣,元气生矣,则上来诸证自瘳。故《本经》终之以补虚益气焉。《别录》去肺中水气者,即《十剂》中云:燥可去湿,桑白皮之属是已。吐血热渴者,热伤肺,火炎迫血妄行,溢出上窍,而兼发热作渴也。其主水肿腹满胪胀者,即利水道,除湿补虚之功也。湿热盛则寸白生,消除湿热则虫自不能留也。缝金疮者,甘寒补益,宜于伤损也。
  简误: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本草蒙筌》:味甘而辛,甘厚辛薄。气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为使续断桂心,入手太阴肺脏。甘助元气,补劳怯虚羸。辛泻火邪。罗谦甫曰:桑白皮泻肺,是泻肺中火邪,非泻肺气也,火去则气得安矣。止喘嗽唾血。利水消肿,解渴驱痰。刀刃伤作线缝,热鸡血涂即合。
  《本草乘雅》:桑为蚕食,桑是蚕之天矣。蚕质作丝,丝是蚕之精矣。丝丝缕缕,如人身外之毛发,身内之经络,毛发广之须眉,经络广之肉腠,又深之广之,如经络为营血行之处,或经脉损而营血崩,或营血去而经脉涸,从脉生病,咸可以桑。
  季夏取桑柘之火,桑当入脾,为脾之心药,以丝缕如脉,心主脉故也。丝发五音,皮坚似革,色白属金,亦可入肺,脾之肺药也。曲直仆伛,靡不怒生,得木全性,亦可入肝;脾之肝药也。精英在椹,色黑气寒,亦可入肾,脾之肾药也。虽入五藏,以脾为主,然非寄四藏于脾,四藏别有体用,此则脾藏中之四藏也。设因脾转属,为效甚速。盖伤中者,伤中央土,致五藏之劳兴极耳。羸瘦即肉极;崩中绝脉即脉极。桑司中央火,且丝缕专胜,故治肉脉之极,其功特著。补虚者,补脾土之虚;益气者,益中央之气。丝缕在叶,叶可通心以除寒热,汗乃心液故也。
  《药性解》:味辛甘,性寒,无毒,入脾、肺二经。主伤中羸瘦、崩中脉绝、肺气有余、虚劳客热、瘀血停留、吐血热渴,止嗽消痰,开胃进食,利二便,消水肿,能杀寸白,可缝金疮。皮中白汁,涂唇燥及小儿口疮。桂心、麻子为使,忌见铅、铁。桑枝,疗手足拘挛、阴管作痛、眼眶作晕、气逆咳嗽、肿毒风痒。桑椹,开关窍,利血脉,安神魂,黑须发,明耳目。桑寄生,主除腰痛,去风湿,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长须发,坚齿牙,安胎气,下乳汁,止崩漏。折其茎,深黄色者真。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