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开窍药 >

石菖蒲《青阳客栈》

时间:2020-01-30 06:43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石菖蒲《青阳客栈》 【名称】 石菖蒲 【英文】 石菖蒲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菖蒲Drug Sweetflag Rhizome 【拉丁文】 石菖蒲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菖蒲Rhizoma Acori Calami 【异名】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卬(
【标题】
石菖蒲《青阳客栈》
【名称】
石菖蒲
【英文】
  石菖蒲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菖蒲Drug Sweetflag Rhizome
【拉丁文】
  石菖蒲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菖蒲Rhizoma Acori Calami
【异名】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卬(《广雅》),昌羊(《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外科集验方》),水剑草(《纲目》),苦菖蒲(《生草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
【药用】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根茎。
【应用】
  用于热病神昏,痰厥。石菖蒲善入心经,功能开窍豁痰,临床治疗湿温病湿热酿痰,蒙闭清窍,症见身热神昏谵语,多以石菖蒲化浊开窍,并配合其他清热解毒化痰药,如《时病论》祛热宣窍法,即以本品配川贝、连翘等同用;用治痰厥神昏,可配黄芩、半夏等同用,如《霍乱论》昌阳泻心汤。
  用于健忘。石菖蒲气味清芬,能振奋精神,治健忘,可配人参、茯苓、远志等,如《千金要方》开心散。
  用于耳鸣,耳聋。石菖蒲辛香走散,能开闭塞,治耳鸣、耳聋,可配猪肾、葱白等,如《圣济总录》菖蒲羹。
  用于脘腹胀痛。石菖蒲,功能化湿行气,治湿阻脾胃,脘腹胀痛,可单用,或配伍藿香、半夏、陈皮、川朴等同用,有醒脾健运,开胃宽中之功。
  用于噤口痢。石菖蒲气味芳香,功能醒脾开胃,治噤口痢,偏于脾虚者,可与茯苓、石莲子、人参等配伍;偏于胸膈热闭者,可与川连、甘草等配伍,有开胃进食的功效。
【注意】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用法用量】
  3.00 - 6.00 g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芳香,粗5~8mm,外皮黄褐色,节间长3~5mm,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因而植株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片薄,线形,长20~30(~50)cm,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mm,先端渐狭,基部两例膜质,叶鞘宽可达5mm,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暗绿色,无中脉,平行脉多数,稍隆起。花序柄腋生,长4~15cm,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cm,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8.5cm,粗4~7mm,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成熟果穗长7~8cm,粗可达1cm;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生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湿地或溪涧旁石上。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产地】
  主产四川、浙江、江苏。以四川、浙江产量大,销全国。
【品种考证】
  菖蒲首载于《本经》,列于上品。有人认为《本经》所载的生池泽的菖蒲,单从生态推理谓是水菖蒲,这个论点似不够全面。如《别录》曰:“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陶弘景云:“上洛郡属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概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不堪服食。”仅就上文所述,即可看出南北朝以前所用菖蒲明显地包括大根的水菖蒲和细根的石菖蒲两个类型。可见《本经》所列菖蒲,亦指两种而言。至于石菖蒲之名,则首见于《本草图经》,苏颂在论述中谓:“亦有一寸十二节,采之初虚软,曝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并谓:“黔蜀人亦常将随行,以治卒患心痛,生蛮谷者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此即医方所用之石菖蒲也。”这一段文字从生态、药材性状及效用等几个方面生动地阐明了它是古代医方所用的石菖蒲。迨后陈承在《本草别说》中云:“菖蒲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须略无,少泥土,根叶紧细,一寸不啻九节,入药极佳。今二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浊及有泥滓则萎,近方多称用石菖蒲,必此类也。”进一步描述了石菖蒲的典型特征。
  ①《别录》:“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②陶弘景:“(菖蒲)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九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止主风湿,不堪服食。此药甚去虫并蚤虱,而今都不言之。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四月、五月亦作小厘华也。东间溪侧,又有名溪荪者,根形气色极似石上菖蒲,而叶正如蒲,无脊,俗人多呼此为石上菖蒲者,谬矣。此止主咳逆,亦断蚤虱尔。”③《本草别说》:“菖蒲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须络石,略无少泥土,根叶极紧细,一寸不啻九节,入药极佳。今两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浊及有泥滓则萎,近方多用石菖蒲,必此类也。其池泽所生肥大节疏粗慢,恐不可入药,唯可作果盘,盖气味不烈而和淡尔。”④《本草图经》:“菖蒲,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又蜀人用治心腹冷气?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良。”⑤《纲目》:“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溪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溪荪也。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是矣。服食入药须用二种石菖蒲,余皆不堪。此草新旧相代,四时常青。《罗浮山记》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节,《抱朴子》言,服食以一寸九节紫花者尤善,苏颂言无花实。然今菖蒲,二、三月间抽茎开细黄花成穗,而昔人言菖蒲难得见花,非无花也。”⑥《本草原始》:“石菖蒲色紫,折之有肉,中实多节者良,不必泥于九节,咀,忌铁。”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