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地骨皮《青阳客栈》(2)

时间:2015-12-27 22:30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4 抗微生物作用 纸片法抗菌试验表明,地骨皮煎剂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弗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为低效抑菌药物。在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组织培养上,地骨皮煎剂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株
  4 抗微生物作用 纸片法抗菌试验表明,地骨皮煎剂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弗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为低效抑菌药物。在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组织培养上,地骨皮煎剂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株有抑制其致细胞病变作用。 
  5 其他作用 地骨皮注射剂(100%浓度)对未孕大鼠与小鼠的离体子宫有显著兴奋作用,其1m1约相当于0.054u垂体后叶素之效力。提取精制的地骨皮多糖,用生理盐水配成1mg/ml的浓度,给小鼠腹腔注射0.2ml/只、连续7d,对环磷酰胺和Co照射所致的白细胞数降低有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而对免疫器官的重量和常压耐缺氧作用无明显影响。 
  6 毒性 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80g/kg或腹腔注射60kg/kg仅见蜷伏不动,3~4h后恢复;犬灌服120g/kg或腹腔注射30g/kg迅速出现呕吐,四肢无力,蜷伏, 2~3d后完全恢复。小鼠灌服100%注射剂相当于生药262.6g/kg以上,未见死亡。地骨皮煎剂与注射剂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2.83g/kg,与10.73g/kg。其酊剂腹腔注射对小鼠的急性与亚急性LD50分别为4.7g/kg与4.1g/kg。说明地骨皮在体内无明显蓄积性。 
【采收加工】
  早春、晚秋采挖根部,洗净泥土,剥取皮部,晒干。或将鲜根切成6~20cm长的小段,再纵剖至木质部,置蒸笼中略加热,待皮易剥离时,取出剥下皮部,晒干。 
【炮制】
  1.地骨皮 《药性论》:“细锉。”《苏沈良方》:“去土。”《串雅外编》:“温水洗净,用槌打扁去心,止取嫩皮晒干,捣碎,罗为细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略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
  2.炒地骨皮 先将锅烧热,加入麦麸至冒烟时,倒入地骨皮片,拌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贮干燥容器内,炒地骨皮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附方】
  1.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 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三升。上三味,以水二升,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要方》枸杞汤)
  2.治热劳 地骨皮二两,柴胡(去苗)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3.治肺脏实热,喘促上气,胸膈不利,烦躁鼻干 地骨皮二两,桑根白皮(锉)一两半,甘草(炙,锉),紫苏茎叶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汤)
  4.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咳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5.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 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楼根(锉)、芦根(锉)各一两半,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枣七枚(去核)。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6.治黄疸 ①地骨皮四两,木通一两,车前子(研烂)四两。上三味,用阴阳水各一碗煎,露一宿,空心服。(《仁术便览》) ②地骨皮三两,砂仁一两,黑枣四两,砂仁藏内,分四剂,用水二碗,煎七分,露一宿,五更热服,深者三贴必效。(《仙拈集》愈疸汤)
  7.治风虫牙痛 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虫即出,亦可煎水饮。(《肘后方》)
  8.治耳聋,有脓水不止 地骨皮半两,五倍子一分。上二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渗入耳中。(《圣济总录》)
  9.治臁疮 地骨皮,去粗皮,以竹刀刮粉,焙干为细末,贴之。(《普济方》)
  10.治鸡眼 地骨皮、红花同研细。于鸡眼痛处敷之,或成脓亦敷,次日结痂好。(《仁术便览》金莲稳步膏)
  11.治汤火伤 地骨皮、刘寄奴各等分。为末。有水干上,无水香油调敷上。(《心医集》)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名医别录》:大寒。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
  《药类法象》:解骨蒸肌热。主消渴,去风湿痹,坚筋骨治表有风寒热邪、自汗。
  《药性赋》:味苦,平,性寒,无毒。升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
  《汤液本草》:足少阴经,手少阳经。
  《象》云:解骨蒸肌热,主风湿痹,消渴。坚筋骨。
  《心》云:去肌热及骨中之热。
  《珍》云:凉血凉骨。
  《本草》云: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
  《药性论》云:根皮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肾家风,益精气。
  《衍义》云: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其红实。实微寒,皮寒,根大寒。
  《本草发挥》:洁古云:气寒味苦。解骨蒸肌热,主消渴,风湿痹,坚筋骨。《主治秘诀》云:属阴凉血,去骨取皮,用去肌热及骨中之热。
  《本草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药性解》:地骨皮,味苦,性寒,无毒,入肺、肾二经。疗在表无定之风邪,退传尸有汗之骨蒸,除热清肺,止嗽解,凉血凉骨,利二便。
  按:地骨皮枸杞根也,故均入肾。又入肺者,盖以其质为皮,则其用在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之。本功外与枸杞相同。
  《药鉴》:气寒,味苦,无毒,纯阴。凉血之妙剂也。去皮肤上风邪,除骨节间劳热。君四物汤、鹿角胶,佐以丹皮,治妇人骨蒸最妙。佐解毒汤、生地黄,臣以茜根,治痘家热毒为良,又治足少阴、手少阳有汗而骨蒸者。表寒忌用。
  《景岳全书》:南者苦味轻,微有甘辛,北者大苦性劣,入药惟南者为佳。其性辛寒,善入血分肝肾三焦胆经。退阴虚血热,骨蒸有汗,止吐血衄血,解消渴,疗肺肾胞中阴虚伏火。煎汤漱口止齿血。凡不因风寒而热在精髓阴分者,最宜此物。凉而不峻,可理虚劳。气轻而辛,故亦清肺。假热者勿用。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