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甘遂《青阳客栈》

时间:2016-02-20 15:17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甘遂《青阳客栈》 【名称】 甘遂 【英文】 Gansui Root 【拉丁文】 Radix Euphorbiae Kansui 【异名】 主田(《本经》),重泽、苦泽、甘泽、白泽、陵藁、甘藁、鬼丑(《吴普本草》),陵泽(《广雅》),肿手花根(《药材资料汇编》),九头狮子草
【标题】
甘遂《青阳客栈》 
【名称】
甘遂 
【英文】
  Gansui Root 
【拉丁文】
  Radix Euphorbiae Kansui 
【异名】
  主田(《本经》),重泽、苦泽、甘泽、白泽、陵藁、甘藁、鬼丑(《吴普本草》),陵泽(《广雅》),肿手花根(《药材资料汇编》),九头狮子草(《河南中草药手册》),化骨丹、肿手花、萱根子(《全国中草药汇编》),头痛花(《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猫儿眼(《中草药品种论述》)。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
  泻水逐饮,破积通便。 
【药用】
  为大戟科植物甘遂 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的块根。 
【应用】
  用于水饮停聚诸证。甘遂攻逐水饮,服后可致峻泻,使体内水饮得以排除。凡身面浮肿,腹大水肿,胸胁满痛,大小便不通,而正气未衰者,皆可以本品单用或配伍逐水行气,泻下通腑,益气扶正之品以治之。如《伤寒论》十枣汤,即以其与大戟、芫花相伍为末,枣汤送下,以治疗饮停胸胁,咳吐引痛;《圣惠方》之舟车丸,则以本品与大戟、芫花、牵牛、大黄等配伍,治水湿停聚,胸腹胀满;若治水饮与热邪互结而致的结胸证,则可以本品配伍大黄、芒硝等苦寒泻热之味以逐水散结,如《伤寒论》大陷胸汤;治疗妇女产后,血与水结,少腹胀满如敦状,小便微难不渴者,与大黄、阿胶相伍,以逐水散瘀补虚,如《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治疗痰饮伏于胸膈,经隧气结,颈项胸背牵引疼痛者,与大戟、白芥子同用,以逐饮散结止痛,如《三因方》控涎丹。现代临床治疗肠梗阻,肠腔积液胀痛者,常用本品配伍大黄、桃仁、厚朴等品,以逐水泻下,通腑破结。 
  用于癫痫,癫狂。《衷中参西录》云:“痰,亦水也。”并认为甘遂“行痰之力倍于他药”,故其用甘遂配伍大黄、代赭石、半夏等,治疗癫狂失心,顽痰凝结较甚之病;《济生方》之遂心丹,亦用甘遂末入猪心煨过,与朱砂为丸,治疗风痰癫痫。
  此外,甘遂还可用于顽痰凝结而致喘咳、噎膈等。 
【注意】
  气虚阴亏、脾胃虚弱患者及孕妇禁服;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反甘草。 
【用法用量】
  0.50 - 1.00 g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褐色。茎常从基部分枝,下部带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及狭披针形,长2~9cm,宽4~10m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5~2cm,宽8~9mm;每伞梗常再次分叉,细弱,长2~4cm,苞叶1对,三角状卵形,长5~9mm,全缘。总苞陀螺形,长约2mm,先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白毛,腺体4,新月形,黄色,两端有角,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雄花8~13,每花具雄蕊1;雌花1,位于雄花中央,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长约2mm。花期4~6月,果期6~8月。多生于草坡、农田地梗、路旁等处。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产地】
  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宁夏,甘肃也产。销全国,并有出口。 
【品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名医别录》:“甘遂,生中山川谷。二月采根,阴干。”②陶弘景:“甘遂,赤皮者胜,白皮者都下亦有,名草甘遂,殊恶,盖谓赝伪之草,非言草石之草也。”③《唐本草》:“所谓草甘遂者,乃蚤休也,疗体全别。真甘遂苗似泽漆。草甘遂苗一茎,茎六、七叶,如蓖麻、鬼臼叶,生食一升,亦不能利,大疗痈疽蛇毒。且真甘遂皆以皮赤肉白作连珠实重者良,亦无白皮者。皮白乃是蚤休,俗名重台也。”④《日华子本草》: “甘遂京西者上,汴、沧、吴者次。形似和皮甘草。节节切之。” 
【化学成分】
  根含三萜类,中有大戟酮(Euphorbon)、大戟二烯醇(Euphadienol,α-Euphol)、α -大戟醇(α-Euphor-bol, Euphorbadienol)、表大戟二烯醇(20-Epi-Eu-phol, Tiruallol)。尚含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维生素B1 (70微克/克)。根含γ-大戟甾醇(γ-euphorbol,euphorbol, α-euphol,euphadienol)、甘遂甾醇(tirucallol,kanzuiol)、α-大戟甾醇(α- euphorbol,euphorbadienol,euphorhol)。 另有报道根尚含20-去氧巨大戟萜醇(20-deoxyingenol)的衍生物(Ⅰ)、(Ⅱ),巨大戟萜醇(ingenol)的衍生物(Ⅲ),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oxyingenol)的衍生物(Ⅳ),甘遂萜酯 A(kansuinine A)及甘遂萜酯B(kansuinine B),上述成分均有毒性,另含β-谷甾醇。 
【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 近代研究证实,甘遂能刺激肠管,促进肠蠕动,增加肠道内肠液,加速肠内容物的推动,产生泻下作用。小鼠口服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10~15g/kg后,约有半数动物发生明显泻下现象。服生甘遂或灸甘遂粉剂的混悬液6~9g/kg亦有泻下作用。提取乙酵浸膏后的残渣或甘遂的煎剂则无泻下作用,说明甘遂的泻下成分为不溶于水而浴于乙醇的物质。 
  2 抗生育作用 给妊娠12d小鼠,每日肌注甘遂注射液10-~30mg/kg,连续4d,处死动物校查发现死胎明显高丁对照组;给妊娠12d的家兔静注甘遂乙醇提取剂5mg/kg(临用时用生理盐水500倍稀释)也同样产生明显死胎,给药组动物胎盘组织的显微镜检查,发现间质有明显水肿,滋养叶细胞有明显坏死。给妊娠月头豚鼠腹腔内注射10~13mg/kg,引产效果确实可靠。将50%甘遂无水乙醇溶液0.1ml注射到孕妇羊膜腔内,于给药后2~5h胎心音消失,24~48h内流产。胎儿尸检发现死胎盘蜕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绒毛有充血、出血水肿和血小板聚集现象。胎儿各主要脏器亦有充血、出血;心脏还有微血栓形成,并发现甘遂引产时母体血浆中前列腺素水平,于用药后12~15h明显升高,胎儿娩出后又明显降低。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甘遂中期引产妇女血浆和羊水中13,14双氢-15酮-前列腺素F2a和6酮—前列腺素F1在引产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随产程的进展,血浆及羊水中前列腺素含量不断升高,流产前含量最高,产后下降。因而认为甘遂引产的机制可能是损害胎盘,妨碍胎儿循环系统。当蜕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时,蜕膜细胞内溶酶体增多,溶酶体膜受损,使前列腺素的前体物质(花生四烯酸)增多,引起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量增多,从而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流产。从甘遂乙醇及苯提取液中分离到的Y-大戟醇有兴奋子宫作用,能使小羊流产。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