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地榆《青阳客栈》

时间:2017-06-26 04:36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地榆《青阳客栈》 【名称】 地榆 【英文】 Garden Burnet Root 【拉丁文】 Radix Sangusorbae 【异名】 酸赭(《别录》),豚榆系(《石药尔雅》),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西地榆(《四川中药志》),地芽、野升麻(《中国经济植物志》
【标题】
地榆《青阳客栈》
【名称】
地榆
【英文】
  Garden Burnet Root
【拉丁文】
  Radix Sangusorbae
【异名】
  酸赭(《别录》),豚榆系(《石药尔雅》),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西地榆(《四川中药志》),地芽、野升麻(《中国经济植物志》),涩地榆(《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连鞍(《广西中草药》),山红枣根(《河北药材》),赤地榆、紫地榆(《中药志》),枣儿红(《贵阳民间药草》),岩地芨、红地榆、血箭草(《湖南药物志》),水橄榄根、花椒地榆、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云南中草药》),黄瓜香(《中药材手册》)。原植物①地榆又名:玉札、玉豉(《神仙服食经》),红绣球、土儿红、一枝箭、紫朵苗子、马猴枣、鞭枣胡子(《中药大辞典》),小紫草、山枣仁;②长叶地榆又名绵地榆。
【性味归经】
  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药用】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长叶地榆 S.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ol.) Yu et Li 的根。
【应用】
  用于各种出血病症。地榆性寒味苦,酸涩收敛,入血分有凉血泄热、止血之功,为治疗血证之常用药物,尤为疗便血、痔血、血痢、尿血及崩漏等下部出血之要药。血热或湿热蕴结大肠之便血,可配黄连、栀子等同用,以加强清热凉血之功,方如《直指方》地榆散。若治痔疮出血,可与槐角、防风、黄芩、枳壳等同用,如《局方》槐角丸。治疗湿热疫毒,蕴积肠腑损伤血络而致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地榆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止血,故无论新久血痢均可应用,如《圣济总录》之地榆散即用本品配甘草,治血痢不止;《证治准绳》之地榆丸用本品配黄连、木香、乌悔、诃子肉等治疗血痢经久不愈。若治疗血热而致妇女崩漏下血,月经过多,血色鲜红,可与黄芩、生地、丹皮、莲须等同用;本品亦可治疗胎漏下血不止,每与阿胶、乌贼骨、炮姜等同用,以止血安胎,方如《圣惠方》之地榆散。
  用于痈疽肿毒。地榆性凉,有泻火解毒,凉血消肿之功,适宜于痈疽肿毒初起未成脓者,可单用捣敷,亦可与三七、田基黄共研末调敷。
  用于水火烫伤,湿疹。地榆外用有敛疮收湿作用。治烧烫伤,可用本品研末,或配大黄粉,以麻油调救,以减少渗出,减轻疼痛。治疗皮肤湿疹,皮肤溃烂,可用本品与苦参、大黄同煎,以纱布蘸药汁湿敷;亦可配煅石膏粉、枯矾或密陀僧粉加凡士林调膏外涂,以助清热收湿,止痒敛疮之功。
【注意】
  脾胃虚寒,中气下陷,冷痢泄泻,崩漏带下,血虚有瘀者均应慎服。
【用法用量】
  6.00 - 15.00 g
【形态】
  1.地榆
  多年生草本。根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纵皱纹及横裂纹。茎直立,有棱,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4~6对;叶柄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叶片有短柄;托叶膜质,褐色,外面无毛或稀疏腺毛;小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2~7cm,宽0.5~3cm,先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的锯齿,两面无毛;茎生叶较少,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被针形,狭长,基部微心形至圆形,先端急尖,托叶大,草质,半卵形,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穗状花序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长1~3(~4)cm,径0.5~1cm,紫色至暗紫色,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苞片2,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至骤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长,背面及边缘有柔毛;萼片4,椭圆形至宽卵形,先端常具短尖头,紫红色;雄蕊4,花丝丝状与萼片近等长,柱头先端盘形。瘦果包藏在宿存萼筒内,倒卵状长圆形或近圆形,外面有4棱。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30~3000m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2.长叶地榆
  本变种与正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基生叶小叶带状长圆形至带状披针形,基部微心形、圆心形至宽楔形;茎生叶较多,与基生叶相似,但更长而狭窄。花穗长圆柱形,长2~6cm,径0.5~1cm:雄蕊与萼片近等长。花、果期8~11月。
  生于海拔100~3000m的山坡草地、溪边、灌丛中、湿草地及疏林中。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产地】
  1.地榆 Radix Sanguisorbae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多自产自销。
  2.长叶地榆 Radix Sangusiorbae Longifoliae 产于黑龙江、辽宁、江苏、浙江、湖南、安徽等地。多自产自销。
【品种考证】
  地榆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云:“生桐柏(河南南部与湖北交界处)及冤朐(山东菏泽县西南)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今近道处处有。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名玉豉,一茎长直上。”《本草图经》载:“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并附有“江宁府地榆”和“衡州地榆”二图。综合以上历代文献关于地榆的记述,并结合“江宁府地榆”图的特征看,古代所用地榆即是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而“衡州地榆”似为长叶地榆 S.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Bert.) Yu et Li。
【商品规格】
  下列同属植物的根在部分地区也作地榆使用:①细叶地输 Sanguisorba tenuifolia Fisch. ex Link (分布东北及内蒙古)的根,产于吉林、辽宁。自产自销。根呈不规则纺锤状,两端渐尖或急尖,稍弯曲。长3~10cm,直径0.5~1.5cm。表面棕褐色,具纵皱,有时可见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较平坦,粉质。横断面形成层可见,皮部淡黄色,木部棕黄色,放射状排列不甚明显。气微、味微苦涩。②小白花地榆 S.tenuifolia Fisch. var. alba Trautv. et Mey. (分布东北及内蒙古)的根,产于吉林。自产自销。根圆柱形,顶端略膨大。表面稍平滑,有纵皱。长2.5~12cm,直径0.3~0.6cm。根茎细长,表面紫褐色,密集鳞片状叶柄残基,并着生众多细根,长2~10cm。质较疏松,易折断。折断面粗糙,形成层环明显,皮部淡黄色,木部稍深,有时中空。气微,味微甘涩。③大白花地榆 S. sitchensis C. A. Mey. 分布吉林、辽宁。④粉花地榆 S. officinalis L. var. carnea (Fisch.)Regel ex Maxim.(分布黑龙江、吉林)等。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