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半夏《青阳客栈》

时间:2017-12-03 12:56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半夏《青阳客栈》 【名称】 半夏 【英文】 Pinellia Tuber 【拉丁文】 Rhizoma Pinelliae Ternatae 【异名】 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新修本草》),和姑(《吴普本草》),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
【标题】
半夏《青阳客栈》
【名称】
半夏
【英文】
  Pinellia Tuber
【拉丁文】
  Rhizoma Pinelliae Ternatae
【异名】
  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新修本草》),和姑(《吴普本草》),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省植物药材志》),捉嘴豆子、地巴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山东中药》),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中药志》),珠半夏(《广西中药志》),裂刀菜(《辽宁经济植物志》),麻草子(安徽《土农药介绍》)。原植物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药用】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Arum ternatum Thunb.]的块茎。
【应用】
  1.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治痰湿阻腑之咳嗽气逆,痰多质稀者,常配橘皮同用,如二陈汤;治湿痰眩晕,则配天麻、白术以化痰息风,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近年来临床以半夏为主的化痰通窍汤(半夏、白术、生南星、泽泻、菖蒲、桂枝、菊花)治耳源性眩晕有效。治湿痰内盛,胃气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用于胃气上逆呕吐。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对疾饮或胃寒呕吐尤宜。常配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胃热呕吐,则配黄连;胃阴虚呕吐,则配石斛、麦冬;胃气虚呕吐,则配人参、白蜜,如大半夏汤。至于妊娠呕吐,虽有妊娠禁忌之说,但历代也有配扶正安胎之品而用之者。近代有以本品制成注射液肌注,治各种呕吐者。
  3.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半夏半开散结,化痰消痞。治心下痞满,湿热阻滞者,配干姜、黄连、黄芩,以苦辛通降,开痞散结,如半夏泻心汤;治痰热结胸,配瓜蒌、黄连,如小陷的汤;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配紫苏、厚朴、茯苓等,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如半夏厚朴汤。
  4.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治瘘瘤痰核,配昆布、海藻、贝母等;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毒蛇咬伤,以生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现代临床还以本品生用研末局部外用治子宫颈糜烂有效,若以其氯仿提取物用之则更佳;又有以本品与天南星等量生用研末为丸服治冠心病,对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疗效;以本品配菖蒲研末吹鼻取嚏治室上性心动过速者;以及以生半夏配其他药物治肿瘤等。
【注意】
  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半夏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口舌咽喉痒痛麻木,声音嘶哑,言语不清,流涎,味觉消失,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呼吸困难,四肢麻痹,血压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
  3.00 - 9.00 g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块茎球形,直径0.5~1.5cm。叶2~5,幼时单叶,2~3年后为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cm,近基部内侧和复叶基部生有珠芽;叶片卵圆形至窄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cm,两侧小叶较小,先端锐尖,两面光滑,全缘。花序柄与叶柄近等长或更长;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状,绿色,上部内面常为深紫红色;肉穗花序顶生;其雌花序轴与佛焰苞贴生,绿色,长6~7cm;雄花序长2~6cm;附属器长鞭状。浆果卵圆形,绿白色。花期5~7月,果期8月。南方1年出苗2~3次,故9~10月间仍可见到花果。
  生于山地、农田、溪边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此外,湖南、江苏、浙江、江西、云南、贵州等地亦产。以湖北、河南、山东所产品质较佳,并有出口。
【品种考证】
  半夏,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别录》云:“生槐里川谷。五八月采根暴干。”《新修本草》云:“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蜀本草》云:“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谓:“半夏,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其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所述形态及附图的特征,均与今天南星科半夏之原植物一致。
  ①《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每嚼一、二粒,姜汤送化下。”“红半夏,消风热,清痰涎,降气利咽。大半夏汤浸焙制如上法。每一两入龙脑五分,朱砂为衣染之。先铺灯草一重,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炒豆焙之,候干取出。每嚼一、二粒,温水送下。”②《本草图经》:“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③《中国医学大辞典》:“姜半夏,有寒痰者宜之。”“竹沥半夏,痰之偏于黄稠者宜之。”“宋半夏,其性质与仙半夏相近,而较法半夏为纯,虚体有痰者宜之。”“法制半夏性质介于姜半夏与竹沥半夏之间,痰之不寒不热者宜之。”④《增订伪药条辨》:“苏州戈制半夏,其色黄亮,气香有肉桂气,性温燥,炳章实验,治寒湿痰上壅气喘确效。凡治阴虚热痰气喘,苟误服之,必因燥热而咳血自汗。”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半夏,全草有毒。中毒症状:食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则致喉舌烧痛,肿胀,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最后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服蛋清或面糊,果汁或稀醋。对症治疗:痉挛时给解痉剂,针刺人中、合谷、涌泉;出现麻痹则给兴奋剂。民间验方用:一. 醋一至二两,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冷漱;二. 生姜一两,防风二两,甘草五钱,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