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土鳖虫《青阳客栈》

时间:2017-12-01 07:45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土鳖虫《青阳客栈》 【名称】 土鳖虫 【英文】 Ground Beetle 【拉丁文】 Eupolyphaga seu Steleophaga 【异名】 地鳖(《本经》),土鳖(《别录》),过街(《埤雅》),簸箕虫(《本草衍义》),蚵鮍虫(《袖珍方》),地鳖虫、地蜱虫(《鲍氏小
【标题】
土鳖虫《青阳客栈》
【名称】
土鳖虫
【英文】
  Ground Beetle
【拉丁文】
  Eupolyphaga seu Steleophaga
【异名】
  地鳖(《本经》),土鳖(《别录》),过街(《埤雅》),簸箕虫(《本草衍义》),蚵鮍虫(《袖珍方》),地鳖虫、地蜱虫(《鲍氏小儿方》),山账螂(《本草求原》),地乌龟(《分类草药性》),土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臭虫母、盖子虫(《河北药材》),土虫(《吉林中草药》),节节虫、蚂蚁虎(《江苏药材志》)。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药用】
  为鳖镰科昆虫地鳖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 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Polyphaga plancyi Bolivar] 的雌虫全体。
【应用】
  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块。蟅虫味咸入血,功擅逐瘀通经,软坚消癥,用治上症,常与大黄、桃仁同用,以增下瘀之力,如《金匮要略》下瘀血汤;瘀阻日久,新血不生而成干血痨者,加配虻虫、水蛭、芍药、干地黄等,以祛瘀生新,如《金匮要略》大黄蟅虫丸;癥瘕积块,加配鳖甲、柴胡、桂枝、赤芍、丹皮、蜣螂虫等,以破血消癥,如《金匮要略》鳖甲煎丸。
  用于跌打瘀肿,筋伤骨折。蟅虫为伤科常用药,可单用活蟅虫浸酒饮,以渣敷患处;亦可配红花研末,黄酒送服,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如重伤晕厥、筋伤骨折,须配自然铜、乳香、没药、血竭、麝香等制成散剂酒下,有回苏散瘀,接骨止痛作用,如《寿世新编》八厘散、《验方新编》回生第一仙丹。若折骨筋伤后期,筋骨软弱无力,可配五加皮、续断、骨碎补等,以活血脉,壮筋骨。
  《得宜本草》:“得桃仁,大黄治产妇干血腹痛;得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能去伤接骨。”
【注意】
  年老体弱及月经期者慎服,孕妇禁服。
【用法用量】
  3.00 - 10.00 g
【形态】
  1.地鳖
  雌雄异形,雄虫有翅,雌虫无翅。雌虫长约3cm,体上下扁平,黑色而带光泽。头小,向腹面弯曲。口器咀嚼式,大颚坚硬。复眼发达,肾形;单眼2个。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胸盾状,前狭后闭,盖于头上。雄虫前胸呈波状纹,有缺刻,具翅2对。
  生活于地下或沙土间,多见于粮仓底下或油坊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市。
  2.冀地鳖
  雌虫体宽卵圆形,较地鳖宽。虫体表面略黑色,无光泽,不如地鳖光亮。体背较地鳖扁。前胸背板前缘及身体周围具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体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状突起,无翅。雄虫有翅,体灰黑色,除前胸背板前缘处有明显的淡色宽边外,身体其他部分无细碎斑纹。
  多生活于厨房、灶脚及阴湿处。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南等地。
【产地】
  地鳖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亦产,以河南产量最大。赤边水蟅主产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冀地鳖产北京。
【品种考证】
  《别录》云:“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暴干。”《本草经集注》云:“形扁扁如鳖,故名土鳖,而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今人家亦有之。”《新修本草》载:“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但有鳞也。”据上述形态及生活习性,与今药材所用蟅虫基本相符。《本草经集注》所谓“有甲”者,当是指的胸、腹背板而言。
【商品规格】
  苏土元:个小体轻、腹中无泥者。产于江苏、浙江一带。质优。
  大土元:又名汉土元。个大体重、腹中存泥土。质次。
  以个小、体肥、干燥、色红褐、质轻,无泥、不破碎者为佳。
  此外,鳖蠊科昆虫冀地鳖Polyphaga plancyi Bol.的干燥雌虫,亦入药用。产北京。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和氨基酸。挥发油总量22.19%,主为萘,另含各种脂肪醛和芳香醛,占24.95%。还含有二氯苯和二甲基二硫醚等其它中药少见的成分。氨基酸总含量约40%,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0%以上。另含β-谷甾醇。又从中分得二十八烷醇、十八烷基甘油醚、尿囊素、尿嘧啶;胆甾醇、棕榈酸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
【理化鉴别】
  金边土鳖 又名:金边地鳖虫。为昆虫赤边水蟅Opisthoplatia orientalis Burmeister的干燥雌虫。呈长卵形而扁,长3~3.5厘米,宽1.5~2厘米。背面黑棕色,有光泽,呈甲壳状,有10个横节,第1节较宽,边缘有黄色狭边,以下9节边缘为红棕色,每节均有据齿,第2、3节的两侧,各有1对特异的翅状物。腹面红棕色,有光泽。余与上种相同。
【采收加工】
  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用炒香麦麸撤于地上以诱捕之,或晚上用灯光诱捕。人工饲养者可随时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亦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盐水煮过,晒干或烤干。
【炮制】
  1.蟅虫 《金匮要略》:“去足。”《本草图经》:“暴干。”《长沙药解》:“研细用。”《本草求真》:“阴干,临时研入。”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筛去灰屑,干燥。
  2.炒蟅虫 《金匮要略》:“熬(炒)去足。”《圣惠方》:“微炒令黄。”《圣济总录》:“炒焦。”现行,取净蟅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取出放凉。
  3.酒蟅虫 《医宗说约》:“用酒浸化,晒干。”《得配本草》:“或炒或酒醉死用。”现行,取净蟅虫用适量酒洗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微干,去头、足。
  4.醋制蟅虫 取酥油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化开,倒入净蟅虫拌匀,炒至黄色时,取出摊凉。每蟅虫100kg,用酥油5kg。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阴凉处,防蛀。
【附方】
  1.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 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荧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蟅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大黄蟅虫丸)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