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川贝母《中药全书》(2)

时间:2017-12-05 14:46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2.青贝 一等:扁球形或类圆形,两鳞片大小相似,顶端闭口或微开口,基部较平或圆形。每50g在190粒以外,对开瓣不超过20%,无黄贝、油贝、碎贝。二等:每50g在130粒以外,对开瓣不超过25%,花油贝、花黄贝不超过5

  2.青贝 一等:扁球形或类圆形,两鳞片大小相似,顶端闭口或微开口,基部较平或圆形。每50g在190粒以外,对开瓣不超过20%,无黄贝、油贝、碎贝。二等:每50g在130粒以外,对开瓣不超过25%,花油贝、花黄贝不超过5%,无全黄贝、油贝、碎贝。三等:每50g 在100粒以外,对开瓣不超过30%,油贝、黄贝、碎贝不超过5%。四等:大小粒不分,间有油贝、碎贝、黄贝。
  3.炉贝 一等:长锥形,贝瓣略似马牙。表面白色。大小粒不分,间有油贝、白色碎瓣。二等: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余同一等。
【显微特征】
  1.卷叶贝母① 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长多角形, 垂周壁较平直;角质栓少见,多位于横向壁,细颗粒状;平周壁表面有短波状或弯曲 状角质纹理,于垂周壁部位呈断续的条纹状。气孔类圆形。② 淀粉粒单粒大多圆三角形、类贝壳形、类圆形或广卵形,边缘平整,直径5~48μm;脐点大多不明显,细点状或短缝状;层纹清 晰,较粗,以近脐点为明显。复粒、半复粒及多脐点单粒均稀少。
  2.暗紫贝母 ① 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 垂周壁多波状弯曲;角质栓偶见,呈细小点状;气孔类圆形。② 淀粉粒单粒三角状卵形、贝壳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较平整;直径4~50μm,指状突起长至14μm;脐点明显,点状、人字 状或短缝状;层纹较明显。复粒由2~8分粒组成。半复粒及多脐点单粒可见。
  3.甘肃贝母 ① 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角质栓偶见,呈细小点状;气孔扁圆形或长圆形。② 淀粉粒单粒呈圆三角形、类圆形、广卵形、类方形或类贝壳形,多数稍扁(侧面观长圆形)边缘平整,直径4~35μm;脐点较明 显,人字形、星状、点状或短缝状;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偶见,半复粒较多,多脐点单粒少数。
  4.梭砂贝母 ① 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垂周壁微波状;角质栓线状,分布于纵向垂周壁部位或呈细小颗粒状,少数聚成梭形。气孔类圆形。②淀粉粒单粒广卵形、盾牌形,边缘略凹凸不平,有的一边或两边角状突起,直径5~54μm;脐点明显,弧线状、马蹄状、十字状、 三叉状或星状,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少数;半复粒较多。多脐点单粒较多。
【化学成分】
  1.卷叶贝母 鳞茎含生物碱: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素(sipeimine)。
  2.暗紫贝母 鳞茎舍生物碱:松贝辛(songbeisine),松贝甲素(sonbeinine)。还含蔗糖(sucrose),硬脂酸(stearic acid)、软脂酸(palmit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
  3.棱砂贝母 鳞茎含生物碱:棱砂贝母碱(dela一vlne)、棱砂贝母酮碱(delavinone)、川贝酮碱(chuanbeinone)、棱砂贝母芬碱(delafrine)、棱砂贝母芬酮碱(delafrinone)、(22R,25S)-茄啶-5一烯-3β,5α,6β-三醇[(22R,25S)-solanid-5-enine- 3β,5α,6β-triol]、贝母辛碱(peimisine)、西贝母碱(imperialine)即是西贝素,川贞碱、炉贝碱(fritiminine)。
  4.甘肃贝母 鳞茎舍生物碱:岷贝碱甲(minpeimine)、岷贝碱乙(minpeiminine)、川贝酮碱、棱砂贝母酮碱、西贝素。
【理化鉴别】
  1.试管反应:取粉末2g,加2%的醋酸10ml,振摇,过滤,取滤液5ml,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橙黄色沉淀;另取滤液5 ml,加20%硅钨酸试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生物碱反应)。
  2.薄层层析
  样品液:取粉末10g,加浓氨溶液2.0 ml与氯仿20 ml,涡旋,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溶解,供试。
  对照品液:取贝母碱,异贝母碱、去氢贝母碱、西贝素、川贝酮、平贝碱甲加氯仿溶解制成约每毫升含0.5mg的溶液,供对照。
  展开:硅胶G薄层板(F254),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溶液(85∶10∶5)展开。
  显色:取出晾干,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棕黄色斑点。
  3.DNA 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贝母鳞茎(或叶)适量, 按DNA提取方法提取模板DNA, 以5S-rRNA为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分别进行克隆、测序或酶解,结果表明:川贝母和浙贝母的5S-rRNA 空间区的DNA序列区别明显,与其它贝母比较, 川贝母在22-35和230-240的序 列是特有的, 而在130-135的序列与浙贝母等其它贝母不同。二者的EcoRI酶切位点也区别明显。图1: 高等植物5S-rRNA基因 图2: 贝母5S-rRNA 空间区基因序列 图3: 贝母5S-rRNA 空间区基因酶解产物电泳图谱
【药理作用】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小鼠灌喂川贝母流浸膏50g(生药)/kg,对氨水刺激引起的咳嗽无明显镇咳作用;但能使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显著增加,有明显祛痰作用。小鼠灌喂川贝母生物碱11.3mg/kg及56.5mg/kg,对二氧化硫刺激引起的咳嗽无明 显镇咳作用,而酚红排泌祛痰试验证明有非常显著的祛痰作用;小鼠灌喂川贝母皂甙(分成Ⅰ~Ⅲ组分),皂甙Ⅱ200mg/kg有非常显 著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皂甙Ⅲ2500mg/kg有非常显著的祛痰作用。猫腹腔注射安徽贝母Fritillaria anhuiensis S.C.Chen et S.F.Yin(简称“徽 贝”)醇提取物或川贝醇提取物4g(生药)/kg,对电刺激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均有非常显著的镇咳作用;静注徽贝总碱或川贝总碱5mg /kg有显著镇咳作用;徽贝总碱最小有效量为3mg/kg,在到达15.19mg/kg的范围内,镇咳效应随总碱剂量增加而增强;醇提取物或总 碱,徽贝的镇咳作用强于川贝。大鼠灌喂徽贝醇提取物或川贝醇提取物15g(生药)/kg,徽贝总甙或川贝总甙26mg/kg,经毛细管法祛 痰试验证明均有显著祛痰作用,徽贝总甙最小有效量为12mg/kg,在到达59mg/kg的范围内,祛痰效应随总甙剂量增加而增强。采用小 鼠氨水引咳法,发现组织培养川贝和野生川贝均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给药后(3.0g/Kg灌胃)30分钟作用较强,止咳率大于50%,在60 分钟时两种川贝作用均已下降,但直至2小时药物仍有显著作用。选镇咳较强的30分钟,按1.5g/kg及3.0g/kg给药,发现组培川贝和野 生川贝一样,止咳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发现组培川贝和野生川贝均具有法痰作用,给药60分钟后作为作用峰 值,给药2小时舌作用下降。选时效峰值时间60分钟,按1.5g/kg及3.0g/kg给药,结果表明,两种川贝的祛疾效果均随讹量加大而增强。酚红排泌法和氨水引咳法实验菇果表明,湖北贝母生物总碱57mg/kg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祛痰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有镇咳作用。(2)平 喘作用 湖北贝母醇提取物4×10-2g/ml和生物总碱5×10-4g/ml对由组胺所致的豚鼠蔑佐平滑肌痉挛有明显松弛作用。生物总碱25mg/Kg 腹腔注射,对由乙酰胆碱和组胺引喘的豚鼠有显著平喘效果。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