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巴豆《青阳客栈》(2)

时间:2016-02-23 17:28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商品规格】 川巴豆,为四川产者。一般认为品质最优。 巴豆,各地所产巴豆的统称。 以子粒饱满、干燥、胚乳黄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化学成分】 种子含巴豆油(Croton oil)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 ac
【商品规格】
  川巴豆,为四川产者。一般认为品质最优。
  巴豆,各地所产巴豆的统称。
  以子粒饱满、干燥、胚乳黄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化学成分】
  种子含巴豆油(Croton oil)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以及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所成的甘油酯,巴豆醇一12,13一二酯(其量约占巴豆油的4%),巴豆醇三酯(经酸性转酯反应可转变成巴豆醇一12,13一二酯,其量亦约占巴豆油的4%)。巴豆油中的巴豆醇二酯(Phorbol diester)有十多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致癌作用。巴豆醇酯是巴豆树脂中的主要成分。种子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Crotin),以及巴豆甙(Crotonoside即2一羟基一6 一氨基嘌呤核糖甙)、生物碱、B一谷甾醇等。种子含巴豆油53%~57%,蛋白质18%。蛋白质中含巴豆毒蛋白(crotin),是一种类似蓖麻子毒蛋白的物质,为巴豆白朊及巴豆球队朊的混合物;另含巴豆甙(crotonoside)、氨基酸及酶等。巴豆油为油酸(约37%)、亚油酸(约19%)、肉豆蔻酸(约7.45%)、花生酸(约1.5%)、棕榈酸(约0.9%)、硬脂酸(约0.3%)、月桂酸(约0.05%)、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及顺芷酸 (巴豆酸,tiglic acid)等的甘油酯;油中尚含强制激性(具泻下作用)和致癌成分,为亲水性的巴豆醇(phorbol)的双酯化合物,已分离的化合物称为巴豆油因子(croton oil factor),分A组和B组,A组系巴豆醇结合的脂肪酸在C12上为长链,在C12上为短链;B 组则相反。此外,尚含疏水性的4-去氧 -4α-巴豆醇(4-deoxy-4α-phornol)的三酯化合物,但其刺激性和致癌性很小。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道的作用 口服巴豆油半滴至一滴。即能产生口腔、咽及胃部灼热感,并有催吐作用。至肠内通碱性肠液水解后释出巴豆油酸,刺激肠粘膜使之发炎,分泌增加,促进蠕动,经0.5~3h产生剧烈腹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巴豆煎剂0.8x10‘浓度对离体兔肠肌表现明显的兴奋作用。此作用不被阿托品所拮抗。巴豆油酸给动物灌胃可引起肠蠕动增加,肠粘膜充血,甚至肠坏疽。 胆瘘兔实验表明,巴豆水剂由耳静脉给药能中等程度增加胆汁和胰液的分泌。 
  2 抗病原生物作用 体外试验巴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茵作用。在以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小鼠的同日或前—日,一次性皮下注射5%巴豆油(液体石蜡稀释)的实验组动物比单独注射病毒的动物死亡率低,生存时间延长。巴豆浸出液可杀灭钉螺,以仁最强、内壳次之,外壳无效。 
  3 抗肿瘤作用 巴豆提取物对小鼠S180实体型和腹水型,小鼠宫颈癌实体型和腹水型,以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巴豆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杀瘤细胞作用。巴豆醇 二酯对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有—定的抑制作用。巴豆油乳剂作大鼠移植性皮肤癌癌内注射,能引起瘤体退化,并延续皮肤癌的发展。 
  4 促肿瘤发生作用 巴豆油有弱致癌性,并能增强某些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小鼠每星期服I次巴豆油,共30周,可引起前胃部乳头状瘤及癌,也可增加甲基胆蒽的致癌作用。单用致癌碳氢化物甲基胆蒽后,小鼠胃肿瘤发生率为15%,如加用巴豆油,则肿瘤发生率增至55%。阈下浓度的甲基胆蒽涂扶小鼠背部皮肤引起皮肤肿瘤,但如再涂抹巴豆油42星期则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发生率达70%。巴豆油中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2O十四烷酰巴豆醇—13--醋酸酯。对巴豆促进肿溜发生的机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可能与巴豆醇酯抑制细胞分化,能使乌氨酸脱羧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活性升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5 抗炎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巴豆霜1.5g/kg灌胃,对小鼠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白细胞游走及对热疼痛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胸腺和脾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此外,对小鼠具有致突变性。 
  6 其他作用 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巴豆醇—十四烷酸酯—乙酸酯,可使血小板中cGMP浓度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巴豆油涂抹于小鼠皮肤可引起局部组胺释放。 
  7 毒性 巴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产生急性接触性皮炎,较重者皮肤出现水肿、水沟、眼结膜炎等,人、畜误食后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腹痛、水泻或粘液血便,紫绀,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巴互和巴豆霜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巴豆油,故巴豆霜过量服用,可出现同样毒性反应。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除钉螺外,巴豆浸出液对鱼、虾、田螺、蚯蚓等动物也有毒杀作用。巴豆毒素给家兔皮下注射的LD50为50~80mg/kg。巴豆油酸大鼠口服的LD50为1g/kg.豚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600mg/kg.生巴豆泥糊小鼠口服LD50为]600mg/kg。 
【采收加工】
  栽种5~6年始结果,8~11月果实成熟,可分批采收,除去残枝落叶,摊放2~3d,晒干或烘干,去果壳,将种子扬净。 
【炮制】
  1.巴豆 《金匮要略》:"研。"《金匮玉函经》:"去皮心,别捣令如膏。"《刘涓子鬼遗方》:"去皮膜心。"《外台》:"合皮(口父)咀。"《圣惠方》:"去壳。"《朱氏集验方》:"劈开作二片。"《普济方》:"和壳捶碎。""碾。"现行,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
  2.巴豆霜 《雷公炮炙论》: “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巴豆了,研膏后用。每修事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中藏经》:"去皮细研取霜。"《圣惠方》:"去皮四十九粒,取萝卜二(一)枚,四破开钻四十九窍,每一窍内纳巴豆一枚,却依旧合之,藏在土坑中深一尺,四十九日后取出巴豆,细研如膏,纸压去油后研入药中。""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博济方》:"槌碎用新水浸,逐日换水浸七日后,以纸裹压出油。"《苏沈良方》:"以巴豆剥去壳,取净肉,去肉上嫩皮,纸包水湿,入慢火中煨极熟,取出,另以绵纸包之,缓缓捶去其油,纸湿则另换,以成白粉为度。"《伤寒总病论》:"去皮心膜或炒焦紫色,或用汤煮,研细,压去油皆可。"《类证活人书》:"去心皮膜研,新布绞去油,日中晒之,白如霜者。"《普济方》:"去皮心膜,炒黄色,研如泥,纸裹,压去油。" 现行,取净巴豆仁,碾烂或捣烂如泥,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过筛。制霜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