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栀子《青阳客栈》(3)

时间:2015-10-07 11:24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17.治暴吐衄血,因热极妄行者 用山栀子炒黑一两,怀生地二两,炮姜灰五钱。水三碗,煎一碗,徐徐服。(《本草汇言》引《龙潭家秘》) 18.治热毒下血 栀子三十枚,擘,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服。(《梅师集验方》
  17.治暴吐衄血,因热极妄行者 用山栀子炒黑一两,怀生地二两,炮姜灰五钱。水三碗,煎一碗,徐徐服。(《本草汇言》引《龙潭家秘》)
  18.治热毒下血 栀子三十枚,擘,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服。(《梅师集验方》)
  19.治外伤血肿 栀子、血当归、水三七。捣烂,加适量白酒,炒热后敷患处。(《苗族药物集》)
  20.治扭伤挫伤 以栀子研末,少加面粉,鸡子清调敷。(《濒湖集简方》)
  21.治火疮未起 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推厚为佳。(《千金要方》)
  22.治远年日久内外臁疮 山栀(烧作灰,研为细末)、乳香(另研)各半钱,轻粉少许。上再研为末,用磁器盛贮。每用时先用葱白、花椒煎汤洗疮,稍歇,再以温浆水又洗一次,候恶水去尽,再将白水煮百沸,候温再洗。但疮口脓水、血丝清洗各尽,又用粉帛拭干,然后敷药。如干者香油调敷,湿者干掺。但恶疮口满实软,绢帛护之。中硬不作脓者未可用。如肿软有脓者,依前法再洗后敷贴之。(《证治准绳》奇妙栀子散)
  23.治下形疮 栀子一枚,去穗,装入明矾末,面糊合口,火烧存性为末。洗净,干掺上。(《奇效良方》栀子散)
  24.治肺风鼻赤酒皶 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熔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药性论》:杀 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乾,目赤种病。
  《开宝本草》:味苦,大寒,无毒。疗目热赤痛,胸中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本草图经》:仲景及古今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甘草、香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后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利小便而愈。其方极多,不可胜数。
  《本草衍义》:仲景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治之。虚,故不用大黄,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张仲景《伤寒论》已著。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去皮山栀子、火炮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二钱匕,服之无不效。
  《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恼,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带,小便不利。
  《药性赋》:味苦,性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心中懊憹颠倒而不得眠,治脐下血滞小便而不得利。易老云:轻飘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泻肿中之火。
  《汤液本草》:气寒,味微苦,性大寒,味薄,阴中阳也,无毒。
  《象》云: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杵细用。
  《心》云:去心中客热,除烦躁,与豉同用。
  《珍》云:止渴,去心懊憹烦躁。
  《本草》云: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齇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仲景用栀子治烦,胸为至高之分也。故易老云:轻浮而象肺也,色赤而象火,故能泻肺中之火。《本草》不言吐,仲景用此为吐药。栀子本非吐药,为邪气在上,拒而不纳,故令上吐,邪因得以出。《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谓也。或用栀子利小便,实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气清而化,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气化而出也。《本经》谓治大小肠热,辛与庚合,又与丙合,又能泄戊,其先入中州故也。入手太阴。栀子豉汤治烦燥,烦者气也,燥者血也。血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躁者懊憹不得眠也。少气虚满者加甘草。若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栀子厚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栀子甘草干姜汤。栀子大而长者染色,不堪入药。皮薄而圆,七棱至九棱者,名山栀子,所谓越桃者是也。
  《衍义》云: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以栀子豉汤治虚烦。故不用大黄,以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脏腑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不可除。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去皮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钱匕,服之者无不效。
  仲景《伤寒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四物等分,作汤饮之。又治大病起,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利小便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用仁去心胸中热,用皮去肌表热。
  《本草衍义补遗》:屈曲下行降火,又能治块中之火。《本草》云:去热毒风,利五淋,通小便。又云: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即亡血、亡精液,脏腑无润养,风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之。
  《本草发挥》:成无己云:苦以通之。栀子之苦,以涌虚烦。
  洁古云:性寒味苦,气薄味厚,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疗风热,是为四也。又云:栀子气寒,味微苦。治心烦懊憹,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又云:苦,纯阳,止渴。
  《本草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本草经疏》:栀子感天之清气,得地之苦味,故其性无毒。气薄而味厚,气浮而味沉,阳中阴也。入手太阴,手少阴,足阳明经。少阴为君主之官,邪热客之则五脏皆失所主,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面赤酒齄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之谓。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