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饴糖《青阳客栈》

时间:2020-02-05 06:20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饴糖《青阳客栈》 【名称】 饴糖 【拉丁文】 Glucidtemns 【异名】 饧(《方言》),(米台)糖(《补缺肘后方》),胶饴(《伤寒论》),饴糖(《别录》),软糖(《新修本草》),饧糖(《食疗本草》),糖(饣弟)(《正字通》),糖稀(《发酵工
【标题】
饴糖《青阳客栈》
【名称】
饴糖
【拉丁文】
  Glucidtemns
【异名】
  饧(《方言》),(米台)糖(《补缺肘后方》),胶饴(《伤寒论》),饴糖(《别录》),软糖(《新修本草》),饧糖(《食疗本草》),糖(饣弟)(《正字通》),糖稀(《发酵工业全书》)。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缓中,补虚,生津,润燥。
【药用】
  为用高梁、米、大麦、小麦、粟、玉米等含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
【应用】
  主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注意】
  湿热内郁,中满吐逆者禁服。
【用法用量】
  30.00 - 60.00 g
【产地】
  我国各地均产。分软硬两种,入药以软饴为主。
【品种考证】
  出自《本草经集注》;①陶弘景:“方家用饴糖,乃云胶饴,皆是湿糖如厚蜜者,建中汤中多用之。其凝强及牵白者不入药。今酒用曲,糖用蘖,犹同是米麦,而为中上之异,糖当以和润为优,酒以醺乱为劣。”②《蜀本草》:“《图经》云,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场。粳米、粟米、大麻、白术、黄精、枳椇子等,并堪作之,惟以糯米作者入药。”③《纲目》:“按刘熙《释名》云,餹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强硬如锡也;如饧而浊者曰汱;《方言》谓之长餭。《楚辞》云,巨妝蜜饵用长餭是也。”“饴饧用麦蘖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
【化学成分】
  含麦芽糖89.5%、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及烟酸等。
【炮制】
  本品通常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麦芽,搅合均匀,微火煎熬而成。
【附方】
  1.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小建中汤)
  2.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通而不可触近 蜀椒二合(炒,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3.治卒得咳嗽 饴糖六两,干姜六两(末之),豉二两。先以水一升,煮豉三沸,去滓,纳饴糖,消,纳干姜,分为三服。(《补缺肘后方》)
  4.治伤寒大毒嗽 饴糖于蔓菁、薤汁中煎一沸,顿服之。(《食疗本草》)
  5.治大人小儿顿咳不止 白萝卜捣汁一碗,饴糖五钱。蒸化,乘热缓缓呷之。(《本草汇言》)
  6.治咸哮喘嗽 胶饴拌轻粉,熬焦为丸,噙化。(《本经逢原》)
  7.治诸鱼骨哽在喉中 饴糖不拘多少,为丸如鸡子黄大,吞之,又渐作大丸,再吞。(《圣济总录》饴糖丸)
  8.治误吞银环及钗者 饴糖一斤,一顿渐渐食尽,多食之。(《古今录验方》)
  9.治胎坠不安 饴糖五钱。以砂仁泡汤化服。
  10.治大便干结不通 饴糖拈成指头大,用香油涂拌绿矾末,塞谷道内。(9~10方出自《本草汇言》)
【参考文献】
  《名医别录》: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日华子本草》:益气力,消痰,止嗽,并润五藏。
  《开宝本草》: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本草衍义》:多食动脾风。不思食人少食之,亦使脾胃气和。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无毒。
  入足太阴经药。
  《液》云:补虚乏,止渴,去血。以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谓之胶饴。色白而枯者,非胶饴,即饧糖也,不入药用。中满不宜用,呕家切忌。为足太阴经药。仲景谓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
  《本草衍义补遗》:属土,成于火,大发湿中之热。《衍义》云动脾风,是言其末而遗其本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之甘,以缓中也。
  《本草纲目》:邢曹进,河朔健将也。为飞矢中目,拔矢而镞留于中,钳之不动,痛困俟死。忽梦胡僧令以米汁注之必愈。广询于人,无悟者。一日一僧丐食,肖所梦者。叩之。僧云:但以寒食饧京之。如法用之清凉,顿减酸楚。至夜疮痒,用力一钳而出,洵日而疮。
  饴饧,用麦蘖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多收用之。
  凡中满吐逆,秘结牙虫、赤目疳病者,切宜忌之,生痰动火最甚。甘属土,肾病勿多食甘,甘伤肾,骨痛而齿落,皆指此类也。
  解附子,草乌头毒。
  《本草经疏》:饴糖用麦蘖或谷蘖同诸米渍熬炼而成,故其味甘气温无毒。入足太阴,亦入手太阴经。甘入脾,而米麦皆养脾胃之物,故主补虚乏。仲景建中汤用之是也。肺胃有火,则发渴,火上炎迫血妄行,则吐血,甘能缓火之标,则火下降而渴自止,血自去也。思邈又谓其有消痰,润肺,止嗽,治咽痛、吐血等功。
  简误:饴糖成于湿热,少用虽能补脾润肺,然而过用之则动火生痰。凡中满吐逆,酒病牙疳,咸忌之。肾病尤不可服。
  《本草蒙筌》:味甘、苦,气微温。无毒。稠粘如粥,故名饴糖。和脾润肺,止渴消痰。建中汤内用之,盖亦取其甘缓。治喉鱼骨,疗误吞钱环。中满莫加,呕吐切忌。小儿多食,损齿生虫。丹溪书内曾云,大发湿中之热。
  《本草乘雅》:别录主补虚乏,即补土大体用之虚乏也。致失于溉灌而消渴,失行经隧而血溢,谷府上窍不纳而咽痛,下窍不决而肠鸣,与游溢转输,无以上注于肺,而为嗽为涸者,饴糖辅土之体,宣土之用。且也自震而充,谷味因之以化育。何患其不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其所以致役者坤,亦即体之与用欤。
  《药性解》:味甘,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主和脾润肺,补虚止渴,消痰理嗽,建中敛汗。
  按:肺喜润,脾喜甘,宜饴糖之入二经也。建中汤用之,取其甘缓。丹溪以为能生胃火,此损齿之因,非土制水,乃湿土生火也。中满呕吐及湿热之证,皆不宜服。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